“我亲耳听见的,那时去裴府想向她的父亲表明我愿意娶她做正妻的决心,听见他们父女二人的交谈,说我命不久矣,嫁过来也是守活寡,再富贵也没意思,那年我十六岁。”
明昭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退了也好,不然你就遇不到我了。”
第二天早上,明昭来给老王妃请安,三位婶婶已经来了,还有做完小月子的魏氏。
明昭一来,王氏原本和郭氏叽叽喳喳说着些什么,见她来立马禁声。
纪氏很看不上她们这副东家长西家短的嘴脸,冷冷站在一边。
老王妃起床后,众人一起进去给她请安。
“还有谁没用早膳的,陪我一起用。”
“多谢母亲,那儿媳和魏氏留下一起陪您可好?”王氏笑道。
“好,还有谁?”
“那儿媳也留下吧。”郭氏也笑道。
纪氏见她们留下,她也要留下,“儿媳也想尝一尝母亲这里的酱菜,听说特别好吃。”
“孙媳妇啊,你呢?”
“孙媳当然愿意陪祖母用早膳。”明昭也留下。
众人用早膳之际,王氏貌似不经意问道,“明昭啊,你的身子调理得如何了?嫁进来快一年了吧,还没有好消息?”
明昭笑道,“应该快了,这事儿急不得。”
“哎,怎么能不急呢?致远可是我们家的长子嫡孙。”
老王妃没有接话,倒是问了魏氏,“魏琳,你的身子养好了吗?”
“谢祖母关心,已经大好了。”魏氏冷不丁被点头,笑着应了。
王氏见刚才的话题没有被扩大,又问了个问题,“怎么今天不见丽清来请安?”
“据说她病了,昨天就请了府医看诊的。”纪氏如今管家,什么都很清楚。
“那等会儿我们要去看看的,毕竟是我们府上的姻亲,裴家的小姐。”
“是,母亲。”
“哎,还好那时没嫁给致远,否则也是个身子不好的,有碍大房的开枝散叶。”王氏叹了口气。
她这话既说了裴丽清,同时也暗讽了明昭。
老王妃放下筷子,“王氏,你就是有这个毛病,哪壶不开提哪壶。这都好几年前的事了,拿出来说什么呢?”
众人见老王妃不高兴,也放下了筷子。
王氏的胆子还是挺大的,她似乎在考研老王妃的耐性,“母亲,儿媳这也是为了大房着想。您想啊,这裴丽清虽然死了夫君,但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对我们致远又有意思,干脆纳回来做个贵妾?侄媳妇身子也不怎么好,多一个人伺候她,也是好事。”
郭氏接收到王氏的眼神,便笑道,“母亲,二嫂也是一片好意,才说这话的,您就别气了。”
纪氏却冷笑一声,“真是一点章法都没了,哪有婶婶去管侄子房里事的?母亲,儿媳吃饱了,先回去了,还有一大堆账本要理。”
老王妃点头,“我也乏了,你们全部跪安吧。”
明昭去客院看望生病的裴丽清。
“多谢表嫂来看我。”
“哪里,客人住在我们院子里病了,是我们招待不周。”
“等我病好了,就马上离开。还请表嫂跟表哥说一声,不必再如此讨厌我了。”裴丽清眼眶微红,声音也有些哽咽。一副楚楚可怜,我见犹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