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无数个早上,天刚蒙蒙亮,操场上便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身影,一个跑得气喘吁吁,一个跑得轻轻松松。奇怪的是,两个人天天早上一起跑步,竟没有引来丝毫的闲言碎语。也许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眼中,他俩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根本不可能早恋。
坚持跑步近一年,女张鸣明显瘦了,褪去了婴儿肥的脸显出几分清秀来。
五
高中的日子漫长又飞逝,他们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又一圈,毕业就快来临了。
女张鸣的外婆在她高三下学期忽然离世,她只能去投奔远在新疆的父母。
两个张鸣站在街口的苦楝树下告别。
“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男张鸣把一张小字条递给女张鸣。
“这是我在新疆的通信地址。”女张鸣也把一张小字条递给男张鸣。
来到远方的陌生学校,女张鸣时常望着操场发呆,她想念那个陪她跑步的人。
她给他打过几次电话,他也给她写过几封信。她在电话里依然语速很慢,告诉他自己那些古怪的想法。他给她的信里常常夹着一两张画儿,是他现在生活的配图。女张鸣这才想起,以前男张鸣总问她喜欢什么,可是她却没有问过他。他的画儿画得这样好,原来他喜欢画画啊。有次她终于在电话里问起他将来想做什么,他说他将来的理想是当画家或者摄影师。她之前还以为他的理想会是当篮球教练,不过当画家也不错。他们虽然爱好不同,但都觉得对方的理想很不错。
她来自远方的声音是他紧张高三的调节剂,他的画儿是她忙碌生活里的一抹亮色,只是高三太忙了,他们的联系随着高考的临近而日渐变少。
高考后男张鸣搬了家,换了电话号码,他在信里写了新的电话号码,可是迟迟没有回音。
女张鸣那时也恰巧因为父亲工作变动搬家了,想打电话告诉男张鸣新的住址,却发现他的电话号码已经是空号。那会儿大家还没有网上的联络方式,两个人就这样断了联系。
大一那年女张鸣回过老家,可是上学那会儿她太沉默,除了男张鸣几乎没有朋友,远赴新疆后更是跟大家都断了联系,所以没有打听到男张鸣的消息。
大二那年男张鸣曾经去过新疆,可是茫茫人海,哪里能看到女张鸣的影子呢。
后来他们各自求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人生进入按部就班的轨道。
偶尔路过某个学校,看到某个操场,女张鸣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青春里那个陪她跑了一圈又一圈的男孩,不知道他是否也会偶尔想起她呢。
再后来,女张鸣获得了回家乡工作的机会,她立刻决定回来。虽然外婆不在了,但是她内心深处对这个城市隐隐地还有牵挂。
六
渐入中年的两个张鸣在这座城市里相遇,他比过去胖了不少,但笑容依然明朗;她则非常瘦削,但说话依然慢吞吞的。时光匆匆流逝了这么多年,他们各自都有变化,但再次相见,却完全没有陌生感。
女张鸣告诉男张鸣,她没有做糕点师,也没做修表师,现在在一家公司做财务。男张鸣说,他没有成为画家,也没有成为摄影师,现在是一个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
人生总有很多的未知与遗憾,当年的他们怎会想到,走来走去,他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后来有次女张鸣和某个老同学吃饭,那人当年和男张鸣是要好的朋友,他对女张鸣提起,男张鸣读高中的时候有个画画本,一整本都是画一个女孩,跑步的、皱眉的、想心事的女孩在他的画笔下格外生动,那个女孩就是她。
女张鸣眼里忽然泛起了泪光,慌忙端起酒杯,遮掩自己的情绪。
如果当年她没有去新疆,如果他们后来没有失去联系,那么,那个曾经点亮她青春的男孩,会陪她继续人生的旅程吗?
一切都说不准,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他们出现在彼此的青春里,给彼此留下了一段特别美好的记忆。
后来两个张鸣曾经在一个休息日一起去过高中校园,站在操场边,他们似乎看见了当年的那两个少年。女张鸣说,跑一圈吧。男张鸣说,好啊。于是操场上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奔跑的中年人,他们跑着跑着笑起来,笑着笑着都笑出了泪光。
七
我提着东西,一边走一边沉浸在往事当中,忽然背后有人喊我。
“张鸣,等我一下,我帮你提东西。”
我回头,发现是我熟悉的邻居。
对,我就是那个曾经矮矮胖胖、不苟言笑,却被一个男孩点亮了青春的女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