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日鉴宝盛会(2)(1 / 2)

在几位老专家眼里,安觉虽然长大了几岁,但仍然还是个孩子。还是个相貌乖巧甜美,需要人时刻照顾的女孩子。

因此听到她这句等同于挑大梁的话,他们都有些发懵。

“呃……小觉啊,我们还有时间,你不用过度担心……等等,你刚才说什么?你有办法?”秦耕平教授对她投出不可置信的一瞥。

安觉不说胸有成竹,但至少能有七八分的把握,但前提是他们的时间充足。她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老师们没来的时候,我就鉴定过日方的田黄对章,当时我指出薄意雕双龙下有一条细小的裂痕,呈现出铁锈红的颜色,与田黄本身的色泽有明显的差异。但日方并不认同我的结果,认为那并不是什么裂痕,只是一根较粗的‘萝卜丝’纹罢了。因为这条裂痕藏在薄意雕。但是大块的田黄向来稀少,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有四块同等体积的现世?

我当时之所以认定那是裂痕,主要因为三点:一,田黄发掘量逐年递减,大块的田黄更是凤毛麟角,既然我们手上的是真品,那仿造者要造假,只可能是用碎块田黄粘合拼接而成,掩藏的再好,也肯定会有粘合的痕迹。第二,日方的田黄对章为何恰恰会有我们这边缺少的红木提梁立插盖的定制木盒?这其中是不是存在某些关联?第三,日方学者明明对于清恭亲王的历史资料不够了解,同时也缺乏文字材料考证,为何如此笃定这就是恭亲王的对章?这重重疑点,让我怀疑当初在缅甸,吴努温隐瞒了一些事实,说不得就是他把真品所自带的红木提梁立插盖的定制木盒卖给了日本人。”

秦耕平和段峰不约而同倒抽了几口冷气。

他们都是亲自鉴定过田黄对章的人,此刻回想起吴努温当时的表现,心头立时涌起一片阴霾。吴怒温狡黠奸猾,利用李宵华把他们邀请过去鉴定翡翠在先,以田黄对章吸引他们匆促购买在后,其实仔细想想,这其中的确有很多漏洞。

“如果你分析的没错,那么日方这对田黄对章的诞生,只怕会吴努温脱不了干系!”段峰攥紧拳头,砸在自己的膝盖上,自责道:“都怪我们这两个老糊涂,当时怎么就没问清楚这木盒的事!”

安觉轻叹:“如果他早就计划好把这件国宝拆分来卖,又有谁能拆穿呢?毕竟,拥有东西的是他,配件是不是完整,只有他一人知道啊。”

秦耕平隐隐发怒,若不是顾及场合,只怕要怒发冲冠,拍桌而起,“这个吴努温居然和日本人勾结,坑害我们?!”

狄副部长在一边心细听着,听出来不少端倪,“你们的意思是不是说,这田黄对章本来是应该有一套原配的木盒,但当时你们从缅甸矿主那里购买回来时,他谎称没有,其实却把这木盒卖给了日本人?然后日本人找了个造假大师,用几块小的田黄粘合成大的,再请雕刻师用薄意雕掩盖了痕迹,因为雕工精湛,模仿的又如假包换,所以才敢冒充真品?”

“没错,正是这样。”安觉说。

狄副部长陷入了沉默,半晌后掏出自己的烟盒和打火机,指了指外面说:“我去抽个烟,这件事太让人震惊了,我得平静下来再考虑下一步。”

早知道有这种内情,他就请辜部长亲自过来了。再不济让文物部部长来一趟,也好过他一个人在这里抓耳挠腮,苦想对策。

对着烟嘴狠狠吸了一大口,他的五官皱成一团。

秦耕平还等着安觉说她的办法,“你说只要能拖延时间,就有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

安觉稳定住神色,轻声道:“这对田黄对章的粘合手法,与那块翡翠西瓜的造假手法简直如出一辙,我推测,应该出自一人之手。既然同样使用了粘合剂,那就有揭穿的可能。我那日在显微镜下已经发现粘合面的痕迹,今日天气热,气温高,它在鉴宝台上未必能保持最好的粘合状态,只要能拖延盖棺定论的时间,我们就能等到它自己出问题。当然,我们不能一直被动的等待,为了加速粘合剂的失效,我们不如想个理由,让它在太阳下多待一会儿。”

既然不能用水浸泡以及加热,那就用太阳晒,不同样也能增高温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