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念看了两人一眼,没有请两人进屋,而是说:“出去说吧。”
三人来到外面大树后的角落里,这里几乎不会有人经过,地上散落着一些烟头。
郗晨看着辛念身上洗旧的衣服,还看到她脸侧和脖子上有些伤口和淤青,忍了忍,还是没忍住问:“你身上的伤……”
“被人打的。”辛念说。
郗晨和戚晚对视一眼,戚晚问:“谁打的,发生了什么事?”
辛念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上下扫过郗晨和戚晚,看着她们身上干净整洁的校服,看着两人的好气色,及时打理的短发,还有别说是伤口了,连一颗痘都没有的好皮肤。
随即辛念用一种听上去平静却意有所指的语气说:“医院有一个病友家属给我介绍了一个来钱快的路子,叫‘裸贷’你们听过么?”
这两个字刚落地,两人就愣住了。
辛念就像是在讲别人的事:“就是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光着身子自拍一张,把照片交给放债的人,立刻就会有钱到账。我拍了,但我留了个心眼,用的是在外网上找的别人的照片,稍微p了一下。当天钱就到账了,我还以为成功蒙混过关,想着就算将来照片流出去我也不怕,就说照片是假的,那个人不是我。但放债的人第二天就拿着假照片来找我,还逼我拍了真的……”
郗晨和戚晚一句话都接不上来,她们同时想到的是,除了照片是否还发生了别的,辛念身上的伤又是怎么来的?
辛念靠着树干,盯着自己的脚尖继续道:“前两天那个病友家属突然来找我,说她之前是拿了别人的好处,故意把赚钱的路子透给我,还说叫我不要真的去尝试。我问是谁,她支支吾吾很久才问我,前段时间是不是在学校得罪人了?”
“谁?”戚晚问。
辛念:“就是那个要欺负郗晨的男生,咱们不是拍了照片吗?他大概是想报复。”
说到这,辛念又一次看向戚晚,然后是郗晨,随即说:“我开始还以为……没想到被报复只有我一个。不过想想也是,现在只有我家里着急用钱,不差钱的人根本不会上这种当,所以就是我倒霉。但我不会就这么算了,我知道那些人背后的老板是谁,我一定要把照片拿回来!”
“谁?”这一次是郗晨发问。
辛念:“就是你妈上班的夜总会老板,叫张大丰。”
郗晨和戚晚都没有接话,三个人心思各异。
她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得知了同一件事,然而知道的越多心里就越没底,原本以为张大丰只是一个夜总会老板,如今又联系上地下赌场、放债公司,那么落在他们手里的把柄就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电脑或是一个保险箱里。
郗晨垂下眼,已经看不到任何出路,她说不出辛念那种“我要把照片拿回来”一般的豪言壮语,也不认为辛念能做到。
她们谁都没有张大丰的软肋,也不知道他的弱点是什么,如果知道且掌握,尚且还能搏一搏。
可现在,是她们被困在砧板上。
沉默片刻后,辛念再度开口,说的却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想,如果我当初不帮你,不听你的提议,那个病友家属就不会给我下套。我这么说你们肯定不高兴,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出事的只有我一个,我心里真的不舒服。”
郗晨和戚晚一同看过去。
隔了几秒,戚晚说:“你怎么知道只有你一个?”
辛念:“不然呢?”
戚晚顿住,快速看向郗晨,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说出来。
郗晨吸了口气,问:“你现在有时间么,能不能离开一个小时,我把事情跟你说清楚。”
辛念盯住郗晨,两个女生的眼神交汇着,看到了距离,看到了隔膜,也看到了诡异的“亲切”,仿佛还有一根悬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将要断开的绳索。
辛念终于点头:“好。”
……
不到十五分钟,三人打车来到郗晨的小套间。
一路上没有人说话,郗晨心里也在反复思量,要不要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她们,要不要走到这一步,会不会生出什么变故。
但还会有什么变故呢,最坏也不过如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么就是被张大丰像是货物一样卖来卖去,要么就是彻底放开自己的底线,再搏一搏。
她和辛念都是受害者,她们不能单打独斗,就算两个人绑在一起也没有胜算,那也比一个人强。
还有戚晚,她们需要她。
戚晚曾说过,张大丰对她动手动脚,兴许她将来要面对的是同样的事。
郗晨煮了一壶水,倒出三杯,然后端给辛念和戚晚。
这个套间她们是第一次来,戚晚在四处观察,辛念则一动不动。
郗晨说了句“等我一下”就进了卧室。
出来时,她手里多了个纸袋子,还拿了一个笔记本电脑,然后当着辛念和戚晚的面将电脑打开,插上硬盘,又将纸袋子里的照片倒在桌上。
最后一层遮羞布就这样掀开了。
戚晚走了过来,辛念也放下杯子,两人分别盯着笔记本和照片,一同失语。
许久,屋里都没有人说话。
直到郗晨打破沉默:“这个套间是现在金主给我租的,但他没来过。张大丰将我卖给他,但他打算将我送给另外一个人。这些照片是我妈拍的,这个袋子是从张大丰那里拿回来的,但我妈和他手里都有副本——这就是我这段时间的经历。”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么么哒~
在这里祝大家春节快乐,来年事事顺心,最主要的是平安康泰!
吉祥话我也不太会说,希望我的心意能传达给你们。
以下是题外话,有点长,不想看的不要点啦~
……
我翻了下和朋友的聊天记录,本文最初设定是一家四姐妹共同犯罪,后来考虑到计划生育不太可能,以及四姐妹在外人面前很难装作不认识,所以就改成是四个女朋友。
再后来觉得四个人有点多,不好处理,三角关系会互相牵制更稳定。加上之前我看到一个江西的报道,说的是三个少年犯案,多年来一直在翻案,并因为“证据不足”发回重审。这才有了这篇文现在的模样。
提到这件事是因为最近晋江发生多个作者和外站作者的纠纷,与借鉴、抄袭有关,听说好像是这段时间突然冒出来一批人频繁密集的针对,闹起来的微博上能看到,还没闹起来的我听说的有好几个。
别的作者纠纷是怎么回事,我不是当事人,我说不清,我只说这篇文。
昨天刚上了新榜单,读者就告诉我文下也出现了。
对方没有看文,就看了个文案,就说和非常像某个日剧的设定。
我去后台看了网站管理员的删除记录,他提到的剧叫《影响》,黑的点就是:三个未成年女生,共同犯罪。
说实话平时这种留言不会当回事,像的东西多了,不管怎么创作都逃不出36种戏剧模式,因为一两个设定像就扣帽子,那就都别写了。
但最近情况特殊,类似的事层出不穷,很多作者都遭到攻击,我想还是要谨慎些。
我自己不打算看这部剧,怕看了会有心理暗示,已经拜托朋友去看,这里也希望有看过这部剧的亲,发现有什么地方太过“巧合”,可留言或者微博提醒。
这里要说明一下,晋江是有“空口鉴抄”、“强行鉴定原型”、“打广告”等删评规定的,如果提到生活里的人,知名人物,剧名,其他小说名,有可能被管理员清理,所以请尽量避免。
ps,像是共同犯罪,未成年女生,女性的杀人动机,三个人的互相牵制,这种与创作逻辑紧密相关的设定,我会坚持到底。
还是希望大家理智清醒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