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结局(2 / 2)

“我会忘记她的。”檀迦起身,擦了擦眼泪。

但是她脑海中依然是霍情将她抱在怀里的轻声哄的模样。

久久萦绕不肯散。

“三日后大军开拔,我要陆氏血债血偿。”

也会同有婴胥一决高下。

霍停看着檀迦苍白的面色,轻声道:

“快去休息吧,或许殿下会入我们的梦。”

……

岐北郡,姚关战役,损失数万人马,陆允封了新入朝的武将为骠骑将军,定北王带领三万兵马迎战。

霍停挑定北王落马下,乱蹄踩死。

卫峥背部中一刀,性命垂危,幸而王二妮同樗里子,二人配合,再加上卫峥求生欲望强烈,最后仍旧是活下来了。

姚关战役,胜。

此次战役格外重要,以此**邺北走廊,直逼上京地界颍昌府。

颍昌府苦守月余,此府太守不忍百姓困苦,投降。

檀迦吩咐率兵进城之后,百姓原先拮据的生活都有了放松,檀迦花费了大量的银钱,去改变民生,便是的太守,也只能苦笑,他没办法否认檀迦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有利于百姓的。

之后多次同陆允的将士敌对,虽有伤亡,长期训练的军队,比起陆允那一部分酒囊饭袋,到底还是墙上许多。

即使靠着那些将士们的性命做铺垫,多拖延了时机,可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

至此,檀迦兵临阙都城下,即使是有上京三大军营镇守,却依然无法阻挡镇北铁骑和四大营的脚步。

檀迦骑在战马之上,远远就望见,城墙上都是熟悉的人。

陆允,所谓的国师有婴胥,还有一众丞相,最不可思议的,是荣侯。

陆允瞧着大批兵马兵临城下,本想南逃,然而去往江南的路并无亲兵接应,只好吩咐羽林卫死守皇城,不给檀迦所带领的军队一点机会。

“我陆氏王朝两代,竟然没想到竟然会败在你这么个小丫头的手里。”

陆允癫狂大笑。

“你这丫头,皇朝怎么会让一个女人来继承呢?檀氏王朝,就是懦弱无能,若非有霍氏这样的家臣,又怎会有那般辉煌?我陆氏,不过是缺少了那样的人罢了。”

“你真是蛰伏的厉害,谁还能分的清你的身份呢?谁会想到这样一个侯爷之女竟然是檀氏皇太孙的嫡女?还真是隐藏的深啊!”

陆允似乎是恨极了,但是檀迦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

为了保全荣侯,她的父亲。

身后的兵士早就隐着身形,想要逃走的陆慈等一众人,几乎都被杀的干干净净了。

剩下的军队不是四处逃散就是投降。

唯有陆允占着阙都主城,像是占领天下了一半。

檀迦淡淡道:

“做个交易,把荣侯完好无损送过来,我放你们走。”

有婴胥本想逃,却被陆允黏住,死活都要拖着他一起,毕竟那么多馊主意,几乎都是有婴胥出的,原本以为他有搅乱风云的本事,却不过是让别人当替罪羊罢了。

本来凭着有婴胥的尿性,定是要遁逃再卷土重来,可到底他也想瞧瞧那女娃子的本事,他的侄孙儿,竟然有如此本事。

陆允没想到还有一线生机,当即便想都不想便答应了,哪里还记得要有傲骨?

“来人,将荣侯送到对面去。”

所有人看着这昏君惜命的行为,只是到底还是顺着了。

有婴胥突然起了好奇心,眼神带着戏谑和狡诈在荣连身上来回扫视,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

檀迦便是考虑到,这陆允惜命,本想着恐怕会有人阻拦,不会那么轻易,只是瞧见荣侯笑呵呵地往她这边走的时候,她微微放下了心。

她的心脏剧烈跳动着,荣侯是她的父亲,在这条路上,他无疑是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檀迦下了马车,她要亲自去接荣侯回来,阿难想劝她不要去,檀迦却挥手让阿难别说话。

行至中途,荣连不知怎的,竟然一个趔趄。

檀迦下意识觉得不对,几乎是逆风猛地朝前飞奔,到荣连面前的下一瞬间,荣连直接吐出一口血,鲜血顺着他的嘴角狂涌,他的胸腔上下起伏。

她下意识地哽咽:

“父亲,你怎么了?父亲……父亲别睡……樗里子,快来看看我爹是什么情况!爹!”

荣侯却是不住地吐血,握着她的手:

“阿檀,你……是我的骄傲……”

樗里子上前过去,只一眼,便浑身一颤,跪了下来:

“小姐,是我无能,这蛊七日蛰伏,发作的时候时候内脏破裂而亡,无药可解……”

荣侯眷恋地看着檀迦,这不是他培养出来的,但是却孝顺懂事的女儿,不是亲女儿,却胜似亲女儿。

“阿檀,好孩子,将我同我夫人葬在一起……拜托了……”

荣夫人和原先的荣小姐是葬在一处的,而荣侯,不过是想一家人在一起而已。

檀迦说不出话来,努力点头,好半晌,酸涩地开口:

“爹,我会将你葬在她们身边。”

荣侯明亮的眸子一下子灰寂下来,再没有反应。

“父亲……”檀迦只觉得心口一阵剧痛,兀地吐出一口鲜亮的血来,一瞬间精气神便少了许多。

所有人站在那,看着这场惨剧。

檀迦强撑着站起身来,嘴角还渗着血,指着城墙上头的有婴胥:

“活捉他,我要叫他求生无门,求死不能!”

霍停一声令下,大军如潮水般朝着的阙都涌去。

见此情况,陆允逃脱无门,又被有婴胥做出的事情逼到绝境,直接抓起有婴胥,狠狠地带着他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有婴胥根本就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脑袋着地,被马蹄践踏成了一滩肉泥。

自此,檀迦入主大邺皇宫。

霍停手握三军,成为镇北王。

天下兵马,接归于檀迦手中。

登基之后,颁布国策让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批下银两赈灾,修建堤坝蓄水池,王二妮成为司农,樗里子入太医院。

百废待兴,欣欣向荣。

自此,大邺改国号为盛,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