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绵绵,这几日天气都不大好,庭院湿湿的,丫鬟们嫌打扫起落叶不便,都陷在泥土里了,江浸月却只道:
“烂在土里,就当是为花花树树养肥了,暂且不必管就是。”
西沙下雨并不多,大多都是阴着的,冷风习习,江浸月倒无甚感觉,多穿了件薄氅,让阿难备了伞和马车,准备去长公主的别院。
因着霍情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来到燕山府的事情,所以并没有大张旗鼓,知之者甚少,只要略微打听一番最新搬进燕山府的有哪些,就能打听到大致的位置了。
更何况,上次送来的信件还附带了一条巷子的名字——槐花巷。
槐花巷是一条老巷子,周边并无坊市,之前居住的都是一些有权势的旧贵族,霍情在这地方有别院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旧贵族早卖的卖,换了地方,多是被一些商贾之家购买,盼望着也能有朝一日翻身做权贵。
马车方到,阿难便率先下了马车,雨势渐渐变大,四周也开始弥漫了雾气,江浸月搭着阿难的手臂下了马车。
槐花巷第三户人家,就是霍情所住的宅子,从外部看,倒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两人刚到门口,便有一小童将门打开了,小童面上都是好奇和恭敬:
“是江九小姐么?”
江浸月颔首回以一笑,那小童立马将门大敞开:
“主人等了小姐许久,请您同奴才一同进去。”
小童撑着伞在前面引路,江浸月和阿难在后面撑伞同行,一进来,才发现整个宅子远远比外头看起来雅致古朴更多。
宅院非常大,刚进门绕了一圈就进了二道门,仆从杂役都在有秩序的做事,见人来只低头,待人离开后,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进了二道门之后,江浸月才瞧出里面的门道来,因为从这一道门开始,便出现了个好大的池子。
整个池子呈现回字形,最中间是个天井,天井接了雨水引动了池中活水,池子内还有门道,种了不少的睡莲,开了很漂亮的话,还有一些旁的荷花和白莲,从每个角落往四周扩散,景象确实别致。
且并无围栏,而是采用了长栏的模式,一整块长板嵌在大柱之间,只需坐在上面,便能听雨赏荷,雨珠子顺着房檐落下来,能瞧见溅到池子中,染湿连廊。
别有一番景致。
“小姐请往这边来。”小童唤了一声,这才让江浸月回了神。
江浸月回以歉意一笑:
“贵府景致特别,移步异景,实在精妙。”
刚才路过连廊的时候,上面还挂着各种雕刻的版画,这类物件在江浸月的认知中,大多都该放在书房,这还是头回瞧见主人家挂在连廊上。
“小姐喜欢便好。”小童在前面带路,笑着道,“这儿原先是主人母亲幼年时所在的地方,仿的就是江南荷塘清雅之景,那些版画便是先前主人去过江南之后带回来的物品。”
江浸月从来没听说过关于镇国长公主生母的事情:
“果真相得益彰,倒不像是个贵族府邸,倒像是书香门第,一等清流人家才该有的雅致。”
小童声音带着落寞:
“后贵人没了之后,这地方便是主人的了,主人每年都会来此居住一段时日,给贵人的牌位上上香,坐在青居同贵人说说话,聊以慰藉。”
话音刚落,小童便停下了:
“小姐,这儿就是了。”
江浸月顿了步子,抬头瞧见了牌匾,思存堂。
对着门口处五尺内有个挡门,上面挂着一副长画卷,画的是小桥流水人家,旁边还有题字,看不大清。
挡门前放了个立柜,表面雕刻了一些万寿菊,玉骨扇用一个素架担着,玉石莹润,很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