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拼音的星火已经开始燎原,扫盲的洪流是不可能被那些酸腐文人阻挡的,一群臭虫。
妇女扫盲班的成效,特别显著,而且影响日益深远。
交道口街道乃至周边区域的妇女们亲眼目睹了邻居通过学习知识后发生的变化,有的能看懂工分本不再吃亏,有的能给孩子念课本,有的甚至常常给外地的家人写信。
这种实实在在的改变,比任何宣传动员都更具有说服力,越来越多的妇女同志,冲破家庭阻力和自身的怯懦。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走进了扫盲班的大门。
然而扫盲的这股热潮背后,困境也随之而来。
街道办那间原本还算宽敞的临时教室,很快便不堪重负,长条板凳上挤满了人,后来者只能自带小马扎坐在过道上。
甚至有的妇女同志趴在窗台上听课,夏天特别的热,温室人太多内空气污浊。
朗朗的读书声和拥挤不堪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空间的问题直接的摆在了林叶的面前。
林叶看着教室里那一张汗水淋漓的脸,看着窗外那因为找不到位置而徘徊的身影,他特别难受。
必须想办法解决,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街道办是真的没有房间了,就现在这间白天还是托儿所呢,
自己解决不了,不是有上级呢吗,林叶又不傻,背靠妇联,还能让自己被憋死?
多次与街道办协商,没啥效果。直接找到区妇联,区妇联直接找区政府,区教育局等开会。
最终还是教育局背下了所有,毕竟妇女扫盲也属于教育工作,和区教育局工作正好对口。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磋商,红星小学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红星小学以后会作为红星轧钢厂的配套,但是现在还是一所面向整个街道的小学,学生也都是整个交道口街道的附近的小孩子。
红星小学就在交叉口内部,离每个四合院都不远,那么它就被直接选中了,成为妇女扫盲班的一个教学点。
红星小学拿出部分教室,妇女扫盲班的上课时间被严格限定,在晚上6:30-8:00,确保不影响小学白天的正常教学秩序,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
至于师资方面,除了街道原有的几个干事以外,红星小学也安排了部分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轮流教学。
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扫盲班的妇女们激动不已。
能坐在窗明几净,桌椅板凳齐整的真正教室里学习,对于她们很多人来说,是平生未曾想过的体验。感觉是被人正式认可的,
在选择教师的时候,闫埠贵也举手报名。
闫埠贵这个人,在原剧里就褒贬不一。肚子里确实有一些墨水。语文功底扎实,教学也算不错。
却偏偏承袭了老式文人的那胡子精于算计,爱占小便宜的市侩习气。
他听说扫盲班不仅借用了本校教室,还在招募老师,他心里的小算盘立刻啪啦啪啦地打了起来。
在他看来,教这些几乎零基础的妇女识字,对于他来说就是杀鸡牛刀,而且还用新式汉语拼音,那更是毫不费力。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是一个捞取外快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