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叶说。e像老爷们喝多了吐的声音的时候下边一片哄堂大笑。
太形象了,也太好记了。
林叶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原本对于这些洋字感到陌生和畏惧的妇女们,顿时感觉到亲切起来。
一边跟着念一边联想,课堂的气氛竟然比以往单纯死记汉字要轻松得多。
几位干事在
【叮!扫盲班学员,好奇情绪值+888。】
三天的基础拼音教学以后,学习进入了关键阶段,就是拼音认读汉字。
林叶在黑板上写上了一个妈妈的妈字。在旁边标注拼音a。
他先带领大家拼读“—ā—ā”,然后指着“妈”字。
“看,这个字,就读‘ā’,就是咱们叫‘妈妈’的那个字。”
接着是“爸”(bà),“手”(shǒu),“口”(kǒu)。
随着林也教学的进行,一个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以往看到方块字,就像看天书的妇女们,发现通过旁边那几个简单的符号,竟然就能准确的读出这个汉字的音。
虽然字还不认识,但音和义首先通过拼音这个桥梁连接了起来。
各位妇女认字的心理门槛大大降低,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先拼读拼音知晓字音和字义,再反过来观察汉字,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学员们的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了起来,下课了还有人围坐在一起互相用拼音拼读的方式练习生字。
就连以前学习最吃力的几位年纪较大的妇女,也能靠着拼音结结巴巴地读下了简单的句子。
【叮!扫盲班学员,成就感情绪值+455。】
半个月的试点教学很快完成,四月底第三期扫盲班迎来了考试。
考题和以往期相同。
一是写自己名字,二是写数字一到十,三是写出妇女能顶半边天。
但与以往考试不同的是,林叶在考前宣布,如果有的字一时想不起怎么写,可以用拼音代替,也算正确。
考试结果令林叶等人振奋,超过一半的学员,能够基本正确的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书写出来,虽然字迹像蜘蛛爬。
但笔画和结构都是正确的,而剩下的一半学员,虽然无法完整写出汉字,但几乎所有人都在相应的位置用拼音工整的标注出了fùnǚnéngdǐngbànbiāntiān。
这意味着这些妇女即使暂时不会写,但是她们也已经掌握了这句话的读音和含义。
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这在以往的扫盲班是不可以想象的。
负责全程记录的王小梅将每天的教学进度,学员学习汉字的掌握情况,课堂反应以及最终的考核结果都详实地记录在案。
结业时她与林叶、李翠花等几位同事一起,将试点班的数据与前两期传统教学班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比对和分析。
结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无论是识字量,阅读流畅度还是学员的学习信心,第三期试点班的平均成效比第二期提高了最少五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