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师父的认可(2 / 2)

林叶提交的这套方案直指当前全国扫盲运动的核心,也就是繁体字构成的认知壁垒。

若能以这套简易符号为桥梁,先掌握汉字的读音,再反推字形,扫盲效率必将发生质的飞跃。

这已经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技术性改革,更可能是一场助力亿万万国人挣脱文盲枷锁的启蒙工具。

“这个孩子,用心了”。

他放下笔记本,身体微微后仰,目光投向窗外的夜色,手指头无意识地扣着桌面。

他知道林叶在基层踏实肯干,是个有想法的孩子。

但却万万不曾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能在繁琐的街道工作之余,悄无声息的酝酿出如此构想。

这已然超出了一个妇联干部的常规视野,而是直接切入了国家层面,教育战略的顶级思维。

如果不是这个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自己教过武功,十几岁就参加革命,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十九岁的年纪二十年的革命经验,可以说履历再干净不过了。

自己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被人顶替了。

在惊喜和欣慰之余,是政治家固有的审慎。

他深知文字改革牵涉之广,影响之深,关乎亿万人的习惯与国家的文化。必须经过最严格最权威的科学检验。

自己个人的赏识,绝不能替代集体的决策。

考虑再三,他不在犹豫,按下内部呼叫按钮。对秘书下命令。

“立刻通知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几位主要专家,还有教育部负责扫盲工作的几位同志,请他们务必放下手头工作,马上过来一趟,有重要议题需要商议。”

夜深人静,虽然这些专家早就休息了,但接到来自海子的紧急召令,没有人敢片刻耽搁。

不到一个小时几位国内语言学界的泰斗,文字改革领域的权威,以及教育部的相关领导便带着疑问,匆匆步入了会议室。

作为文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们没有交谈,但是互相交换着眼神,暗自猜测。究竟是什么事要半夜把他们召集过来。

“各位同志,深夜将大家请来,辛苦了大家了,这里有一份关于文字注音方案的初步材料,想请大家审阅,议一议,大家畅所欲言,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领导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将刚刚誊抄好的十几份文件推向长桌中央。

几位专家起初并未在意,甚至有位性情耿直的老教授心下不悦。以为是哪位高层偶得灵感,并要干预复杂的语言工作。

文字改革乃百年大计,他们从穷尽血钻研多年,尚存诸多争议,怎么是外行可以轻易置喙的?

那位资历最深,白发苍苍的语言学泰斗,率先拿起一份文件,带上老花镜开始查看。

起初只是随意浏览着,嘴角甚至隐约浮现一丝嘲讽。

又是拉丁字母方案吗?学界对此探讨很久了,利弊都极为复杂,岂是基层一份报告所能写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