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莲用力地点点头,眼圈有点红,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声音虽小却清晰。
“记住了,谢谢林主任。”
她看着林叶,眼睛里充满了感激的光亮。
小丫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懵懂地点着小脑袋。
【叮。赵爱莲,感激情绪值+122。】
【叮。赵小丫,依赖情绪值+66。】
林叶没有问二人会不会做饭,这个年代这个年纪的女孩都会做饭,也没问以后吃什么,林叶当初可是交代了赵老太把以前克扣的都还回来。
现在林叶就在等前线的消息了。
离开赵家,走在回去的路上,林叶对李翠花和刘招娣吩咐道。
“回头把这种‘工作回头看’纳入我们日常的工作流程。
定期回访我们处理过的案子,尤其是这些存在虐待的家庭,防止他们阳奉阴违,风头过了又打击报复。
要形成制度,建立档案,定期巡查,不能人一走,茶就凉,让姐妹们寒心,觉得我们妇联只管一时。”
“明白,主任。这事太有必要了。”
李翠花深有感触地点头,她见过太多反复的例子。
“有些老思想老做派,不是一次处理就能根除的,就得常敲打着。”
刘招娣也郑重地在本子上记了下来。
“嗯,主任,我记下了。以后每月固定时间对已处理案件进行回访,形成记录归档。”
回到街道办,林叶让两人回去继续忙分工的摸排工作,自己则喝了口水,稍坐了片刻。
他需要一点时间让刚才那点因赵老太而起的杀气平复下去。
然后,他脱下外面的中山装,换了件半旧不新、颜色更灰扑扑的粗布褂子,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出了街道办大门。
他朝着纺线胡同的方向溜达过去。
他需要亲自去那边转转,近距离熟悉一下地形,尤其是刘所长提到的几个埋伏点周围的环境。
虽说计划已定,公安也是专业的,但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让他坚信战场信息必须亲自掌握,绝不能完全依赖二手情报。
他看似漫无目的地在胡同里踱步,目光却像雷达一样,仔细扫描着胡同的宽窄,院墙的高低,岔路的走向,哪些窗户可能看到刘家院门,哪些角落适合隐藏身形、一旦发生追逐从哪里包抄最合适。
他在脑子里默默推演着明天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不同的应急预案。
系统界面偶尔闪过个位数的情绪值,来自路上擦肩而过的行人,大多是对他这个陌生面孔的些许好奇或无意间的打量。
【情绪值+1】
【情绪值+1】
【情绪值+2(来自一个警惕的老头)】
他甚至在一个拐角假装系鞋带,仔细观察了刘所长选定的一个埋伏点。
一个堆着些杂物的半塌门楼,视野果然很好,且不易被察觉。心里对刘所长的专业能力又肯定了几分。
他就这样不急不缓地走着,看着,记着,直到把纺线胡同及其周边几条岔道都摸了个大概,心里有了立体详实的图景,才转身往回走。
回到芝麻胡同口时,他特意绕进去看了一眼自己的院子。
修缮工作进展很快,赵师傅带着徒弟们干得热火朝天。正房的屋顶已经完全盖好,崭新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光。
门窗也安上了框架,还没上漆,透着木头的原色,一股原木的味道。
院子里堆着青砖和沙土,几个工人正在和泥砌灶台,有序的忙碌着。
赵师傅看到林叶,笑着过来打招呼,汇报进度,说再有个五六天,正房就能彻底弄利索,能住人了。
林叶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种忙碌、准备和默默的勘察中悄然流逝,林叶在自己的辖区随意的溜达,看看社会的真实情况,遇到事上去管管。
傍晚时分,林叶才回到街道办。
食堂已经过了饭点,炊事员老高给他留了两个窝头和一碟咸菜。
他就在食堂角落,就着白开水,慢慢啃着冷窝头,脑子里还在过着一遍遍明天的行动细节。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李翠花她们已经下班回去了。
林叶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最后一遍在脑海中审视着后天的行动预案,确认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想到了,各种意外应对方案也推演了数遍。
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一声从很远地方传来的模糊狗吠,更衬得夜深沉。
林叶洗漱以后,直接休息,明天关系一个十六岁女孩子的一辈子,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