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保定的公函(1 / 2)

上午处理完一些日常文书后,林叶先去王主任办公室,将昨晚连夜处理赵家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王主任坐在办公桌后,静静地听着,她的眉头慢慢皱紧,听到最后,她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

“这个赵王氏,真是老糊涂了,虐待军属子女,还贪墨补贴,强占房产,哪一条拎出来都是典型。

性质太恶劣了,咱们街道正愁找不到这种反面典型来教育群众呢。小林,你处理得对,反应迅速,果断。但是。”

她话锋一转,手指敲了敲桌面,语气带着一股狠劲。

“我觉得你这处理还是太软了,太讲政策讲流程了。罚款五十万必须执行,一分不能少。退赔的钱粮必须足额。

房子一周内必须给我倒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另外,通报批评的范围要扩大,不能只在咱们街道内部贴张纸就完事了。

要把材料整理扎实,形成正式文件,送到区里、妇联和区武装部甚至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去备案。

就要拿这种不知死活,顶风作案的典型开刀,杀一儆百。看以后谁TN的还敢把军属优待政策当耳旁风,看谁还敢欺负孤寡幼小。”

至于林叶扇了赵老太一巴掌的事,王主任听完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那根本不是个值得一提的事儿。

在这个百废待兴、需要强力手腕打破陈旧观念、迅速建立新秩序的年代,尤其是对待赵老太这种讲不通道理的老顽固。

物理说服有时候比磨破嘴皮子更直接有效。

王主任自己也是从战争年代和地下工作时期过来的,深知对付某些人,就得用非常手段。

只要大方向正确,结果正义,过程有点瑕疵,在她看来是可以接受的。

林叶对王主任的态度并不意外,这番雷厉风行、甚至略带狠辣的处理意见,也让他对这个年代基层工作的真实风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则性必须强,手段可以灵活多变,最终要的是实效,是能真正解决问题,震慑宵小。

“好的主任,我明白了。您的意见非常重要。我会立刻让干事完善补充处理决定,整理好全部旁证材料。坚决打好这个典型。”

林叶立刻表态,语气坚决。

他和王主任同级,而且权属不同,但是现在王主任是给他指点,不是教育他,他自然要给人家一个面子。

花花轿子人人抬。

从王主任办公室出来,他回到自己办公室,立刻投入工作。

埋头翻阅各种文件条例,特别是寻找更能从重处理赵家、以及为后续可能出现的更复杂情况准备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下午,他带着李翠花和刘招娣,再次外出走访。

一是继续按计划摸排辖区内其他可能存在类似妇女儿童权益受侵害的案例。

二是重点回访了赵爱莲家所在的胡同,找了周大爷和几位昨晚敢于站出来作证的邻居,进一步细化了证言笔录,按了手印,将证据链固定得死死的。

走访间隙,他还特意抽空回了一趟芝麻胡同自己的院子。

几天没来,院子的变化让他眼前一亮。

赵师傅带着十几个徒弟和伙计干得热火朝天,院子里回荡着锯木声、凿石声和工匠们的吆喝声。

正房的屋顶已经全部翻新完毕,旧烂的椽子檩条换成了新的松木料,结实整齐,青黑色的小瓦片铺得密密麻麻,严丝合缝,保证滴水不漏。

门窗的木质框架也已经安好,老师傅正在精细地安装门扇和雕刻着简单花纹的窗棂。院子里堆放着准备铺地的青砖和修缮东西厢房用的木料,码放得整整齐齐。

“林主任,您来了,正好瞧瞧进度。”

赵师傅看到林叶,笑着用毛巾擦着汗迎上来。

“正房再有两三天就能彻底收尾,地面夯实铺上青砖,墙里墙外用白灰这么一粉刷,立马就能住人了。

保准亮堂暖和,地下室也按您要求的尺寸和深度挖好了,正在砌砖抹灰,里外三层米浆混着青灰,保证结实又防潮,比地面房子还干爽。”

林叶里外看了一圈,非常的满意。

“辛苦赵师傅和各位伙计了,速度比我预想的还快,这活干得也细致。”

他掏出特意带过来的两包大前门香烟,给大家分了一圈。

工匠们笑着接过烟,连声道谢,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林叶又和赵师傅聊了几句材料费和后续工期安排的细节,这才离开。

林叶的原则是不怕花钱,质量要好,毕竟要住到改开以后才能再次翻建了,而且76年还有地震呢。

到了晚上,林叶让小王干事去把关了一白天,饿得眼冒金星的赵家母子从临时拘留室里提了出来。

一天的惩罚,早已磨掉了赵老太所有的泼辣无赖和赵老栓残存的一点侥幸心理。

两人面色蜡黄,嘴唇干裂爆皮,眼神涣散,看到林叶就像看到了活阎王。

低着头,缩着肩膀,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大气都不敢出。

“处理决定书,都看清楚、听明白了吧?”

林叶冷冷地问,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