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人证物证(2 / 2)

这不是谁家关起门来的私事,这是公事,是关系到军心稳定,关系到咱们政权性质的公事。”

他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成年人,压得一些人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你们都知道,却都选择沉默?

眼睁睁看着两个孩子挨饿受冻挨打?

就因为一句轻飘飘的家务事?

如果上前线流血牺牲的军人,知道自己的骨肉在后方被这样作践,他们能安心打仗吗?

他们保卫的就是这样的家务事吗,保护的就是你们这些人?”

一番话,说得周大爷和四周围观的人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只能讪讪地点头。

“是,是,林主任您教训的是,是我们觉悟不高。”周围的邻居们也纷纷低下头,面露愧色。

人群中终于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辩解,也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我们也看不过眼,私下劝过赵老太两句,劝不住啊,反被她骂得狗血淋头。”

“赵老太太那臭脾气,浑不吝,谁劝骂谁祖宗十八代,惹不起啊。”

“到底是人家家里事,管深了,怕被记恨,以后这院子还咋住。”

林叶心中了然,这就是当下最普遍的人情世态。

他不再逼问众人,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冷汗直冒的周大爷。

“周同志,你是院里的联络员,负有调解邻里、反映情况的责任。

现在,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关于赵家如何对待这两个孩子的情况,当着大家的面,一五一十,跟我说清楚。还有你们。

谁亲眼见过赵王氏或者赵老栓夫妇打骂孩子,不给孩子饭吃,冬天让穿单衣出门,或者像今晚这样罚跪的,现在都可以站出来说。

妇联和街道办,会保证你们的安全,今天不说,以后这两个孩子若真出了什么事,你们良心上过得去吗?”

有了林叶这个官方人士作保,又被他最后那句话戳中了心窝子,再加上确实对赵家的做法积怨已久,人群中的声音终于不再掩饰,纷纷响了起来。

一个膀大腰圆的大婶率先开口。

她指着赵老太:“我见过,就上个月,爱莲不小心洗坏了件破衣服,赵老太抄起烧火棍就抽她腿肚子,抽得那叫一个狠。

丫头瘸了好几天,我听着哭声都心疼。”

另一个瘦高个男人接口“小丫才多大点,才六岁啊。

天天让她去胡同口倒那沉甸甸的痰盂,摔了磕了,回来轻则骂一顿,重则就没饭吃,哪有这样使唤孩子的?”

“赵铁柱以前好像往家寄过钱和票。”

一个抱着胳膊的中年妇女压低声音说。

“邮递员老李送来的时候我碰见过一回,可后来呢,没见这俩丫头片子穿过一件新衣吃过一口零嘴。

那钱哪去了?全贴补他弟弟一家子了。瞧老栓媳妇身上那件的棉袄,估计就是拿那钱做的。”

“可不是嘛,还有细粮票,肯定也截留了。你看他们家小子养得白白胖胖,再瞧这俩丫头,风一吹就倒。”

邻居们七嘴八舌,一条条一件件,平日里被压抑的议论此刻找到了宣泄的地方,纷纷开口。

彻底坐实了赵家虐待孩子,克扣口粮的事实。

周大爷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了面如死灰的赵家母子一眼。

“铁柱走之前,是个明白人,确实把这房子的房契拿来给我看过一眼,还写了张字据按了手印,托我做个见证。

说是万一他回不来,这房子无论如何得留给俩孩子,算是她娘留给她们的念想,以后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可后来铁柱一走没多久,赵老太就来找我,哭天抢地说房契得她收着,我是外人不好管人家家里事,也就没再好意思深问。

这事,是我做得不妥,请林主任批评。”

林叶静静地听着,眼神越来越冷。

他看向面身体微微发抖的赵老太和赵老栓。

“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赵老太三角眼一翻,还想拿出惯常的撒泼伎俩,但对上林叶那眼神,那口气顿时堵在了嗓子眼,嚎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差点没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