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裴赞,他当然也看得清楚眼下的形势,所以他及时的选择了从陆景年身边逃离,投奔更加强大的靠山。
“太后娘娘那边已经取得联系,他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殿下率兵攻入都城。”
“裴赞逃跑之后,原来畏惧他的**威不得不屈服的朝臣们,还有那些被迫执行命令的北衙禁军士兵们,都隐隐有了动摇迹象,我们攻入都城应该不会遭到太大的阻碍。”
“眼下还有一批陆景年和裴赞扶持上来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负隅顽抗,不过这些人多半是庸碌无能之辈,掀不起多大风浪。”
充满喜庆气氛的军帐内,种种好消息让陆景弈清瘦的面庞有了几分神采。但他暂时还不能彻底放松,最让他牵肠挂肚的一段前线战事正在进行,最让他牵肠挂肚的那些人,也还没有从危险之中返回。
“殿下是在担心青襄郡主她们吧?”帐内有人看出陆景弈的心思,满不在乎一阵爽朗笑声,“有雷将军在,根本不需要担心嘛!就连雷老将军都说了,雷将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带兵打仗比他还在行,又何况还有青襄郡主和世子殿下他们夫妻俩帮忙呢!殿下应该担心的是,对面的将士们会不会因为被打的太狠而怀恨在心啊!”
陆景弈随着众人笑了笑,颇有几分无可奈何,那份担忧却也的确减淡了。
战线一旦拉长,指望卫钰一个人统领全局就不可能了,能够带兵打仗的新将领成了陆景弈所率军队迫在眉睫的需求。而就在这时,伤后尚未恢复的雷云蔚毛遂自荐站了出来,并且他也的确没有辜负陆景弈的期待,三战三胜,成功的让那些满心怀疑的士兵们心悦诚服。
真正的名将之后,继承的不单单是祖辈传下来的荣耀,更多的是那份捍卫家国的忠诚,以及勤奋苦学不辱使命的执着。
同样地,步青衣和墨归也给了陆景弈一份巨大惊喜——从帝都归来的他们不仅仅得到了姜太后的支持,还得到了一支锐利之师。
在陆景弈所率大军即将到达京畿之地高天郡时,毫不意外地遭到了目前为止最强烈的抵抗,此前陆景年集合了帝都里里外外所有兵马于此进行阻击,似乎已经将胜负全部押上。尽管陆景弈沿途兵不血刃还收编了不少将士,可是面对数字如此庞大的敌方仍十分吃力,兵临高天城下却久攻不下。
就在这时,卫钰提出了声东击西的奇袭战术。
以雷云蔚为将、步青衣为副将,调集所有乱雪阁子弟和部分军中精锐,趁夜绕行至高天城东侧门伺机潜入。
这一组奇袭人马在主力军声势浩大的佯攻之下,仗着个个伸手非凡,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高天城,于子时之后将东城门打开,而后早已等候在外的四万兵马**,将还在南边抗击陆景弈大军主力的敌人迅速拿下。
这四万兵马,正是此时身为陈留郡王世子的墨归持调军虎符星夜兼程带来的。
耳畔听得城内传来友军的呐喊声,陆景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单薄唇瓣露出久违的轻松笑意。他星眸雪亮,朝众人重重一点头,朗声道:“传令卫将军,立即出击,与城中我方将士汇合,攻下高天城!”
那晚的火光照亮夜空,与月色竞辉,惨烈,却也如释重负。
守卫着京畿之地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短短三个时辰内迅速沦陷,期盼着再度改朝换代的百姓们,不情愿却被迫拿起武器的守城将士们,所有人终于可以长舒口气,面对战败的结局呢喃自语一声,终于结束了。
这场攻城之战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无论是守城方还是陆景弈一方都损伤惨重,少不得要花些时间调整休养。
临近日出之时,步青衣踏上城头,俯瞰烽烟未尽一脸狼藉的城池。
“一国之内的争端尚且如此惨烈,又何况是多国之战?倘若霍尔都帝国真的将战火引来这里,那些百姓们又要面对怎样的杀戮?我实在……无法想象。”
晨光穿过发丝落在地面,为步青衣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墨归悄无声息来到她身后,目光同样望着刚刚经历了战火的城池,眉宇间似有那么一抹哀叹:“所以,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挡。”
步青衣陡然回头,看着他黯然面庞,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握紧他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她们都知道,这一战的获胜意味着更大胜利即将到来,可胜利之后还有更加迫在眉睫的任务。此时的他们已然不再是游走江湖的浪子,每一个中州人的肩头,都压着沉甸甸的重担。
前途是生是死,无人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