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易之没意见,继续领路去了小朋友家里。
有小孩子的家中总是比较吵闹的,还未等到3楼,就听见小孩子的哭闹声,以及愤怒的敲砸钢琴的声音,这让柳玉晓不好意思凑近敲门。
他二人在门外等了等,听到门内一个女人叫嚷的声音:“李博,你能不能好好练琴,就这一首曲子你弹了20遍了,每遍都错,每遍都错,你认真点不行吗?”
“我不弹我不弹!我不要弹!我要出去玩,我要出去玩!”孩子拼命叫嚷着。
“你不弹完,不弹好,别想出去玩!”听着似乎是那女人走到孩子身边,拉着孩子的手向钢琴上放,孩子在与女人争执期间,不停用手砸着钢琴。
“啊……”孩子拼命的嘶吼大叫:“你这个坏妈妈,你不让我玩,你每天不工作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知道说我,批评我。你又不给家里挣一分钱,凭什么这么说我?你能不能别在家里了?能不能走远点?”
一时,屋内安静下来了,不久,屋内逐渐传来孩子妈妈带着哭腔的训斥,至于内容,便是意料之中的抱怨、控诉,那音量越演越烈,而后传来声嘶力竭的尖叫。
“啊!妈妈被我气哭啦!坏妈妈,坏妈妈受到报应啦!”孩子在屋内乱跑乱跳,狂呼起来,宛如是世界大战的赢家。
柳玉晓看了看身侧的陈易之,低声问道:“我们,还要敲门吗?”
陈易之摇了摇头:“先走吧。”
柳玉晓点点头,和陈易之一起离开了a5栋。
“那熊孩子也太讨人厌了,怎么能这样呢?一点教养都没有。”柳玉晓为孩子的妈妈愤愤不平。
“养不教父母之过,父母也有责任的。”陈易之沉声道。
柳玉晓听着陈易之教科书一般的发言,屈肘怼了怼陈易之:“干嘛这么正经?”
陈易之顿首沉默。
似乎很多人知道他的父母是a大教授,书香门第,家境优渥,却不知他的父母为祖国事业献身,每年见他的次数屈指可数。外婆带他长大,也教他许多道理,却终究无法代替父母的教育,他不明白父母如此热爱工作,却为何生下他?生下了他,让他明明可以站在父母的思想高度上触摸世界,却留他一人探索。别人的父母都是言传身教,可是他,却是靠自己在认知。好在他早已习惯了自己学习,自己做决定,或许独立,才是他那对致力于为科研事业奋斗终生的父母,所教会他的最重要的一课。
他不偏执,却难免与父母保留疏离;他不叛逆,却难免有些孤独。
当然这些,是在别人眼中自己的光环,是无法与别人倾诉的落寞。这别人,正如柳玉晓。
柳玉晓是泡在糖罐子里长大的,父母一生庸庸碌碌,却能与她分享简单的早餐、晚餐,能让她分享日常生活的见闻,这样的平凡夫妻,奉献给孩子全部的爱与关怀。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孤岛,岛上的生息,只有岛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