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五章 起航(2 / 2)

长似少年游 周六 1900 字 1个月前

“我试试!”侯方跃跃欲试,江小江急忙阻拦,侯方的手已经落在雄鹰背上。那昂首而立的鹰却伫立不动,任她抚摸,脸上露出某种近似傲慢与容忍的神情。江小江瞪着鹰,指指侯方,又不忿地指指自己,鹰撇过头去。看他活灵活现的神态,周围从明远到船员都笑得不行。

“奇了怪了,这桓鹰从不让生人摸的。”

明远纳闷,“为什么叫桓鹰呢?”

“噢,据说当年桓公擅驯鹰,北伐时放出鹰去侦查敌军动向,所以那位夏侯将军才能明察秋毫,知道敌军哪里强哪里弱,百战百胜,所以民间把这一带出产的鹰叫做桓公鹰,后来又变成了桓鹰。”

明远笑笑,这种江湖轶事,听听就算了。开船以来,他心中总有点奇怪的不安,不知道是为什么。

侯方却眨眨大眼睛,真信了似的,“真的吗?那说不定因为我与桓公有旧,它通灵性,才肯亲近我?”

“瞎说!你才多大,桓公入土多年了,难不成托梦给你?”明远急忙拉住她胡扯八扯,桓公在野传说不少,在朝可是大忌,胡乱攀扯什么。

“是真的!爹爹没跟你说吗?他当年与桓奇公子是太学同窗,还在桓家借住过些日子呢,可不是有缘。这又没有外人,说说无妨。”侯方顽皮一笑,粉面如花,江小江不由痴了。

明远心中猛跳!同窗?

水手抚摸着黑色的大鹰,以一种别人不明所以的方式沟通之后,报告江小江,“左近无事,一片舢板都没有,公子放心吧。”

等等。

“我们走到哪了?”

“还在历阳境内吧。”

“历阳?可是桓氏祖居之地?”

“是啊,不是说了么,此地的鹰叫做桓鹰。这一片世世代代都是桓家人的地盘。”

明远倏然而起,凝望着广阔江面,他终于明白自己心中的不安来源于何处了。之前皇帝遇刺、曹无咎遇袭几件事,都隐隐与桓氏相关,在他心中,桓氏、桓奇是打上标记的高度危险人物。桓谢之争与南北大战紧密相关,二十年前桓氏北伐失利,被谢家趁机扳倒,如今又是一场大战,桓氏会不会倒戈一击报当年之仇?会不会联合北齐谋算谢家?会不会暗中截杀王益之和他们栽赃给谢奇?南楚政局会因此发生什么变化?

“小江,麻烦你让各处都机警些,虽在境内,未必不是危机四伏。”

明远神色认真,江小江也不由收起轻率之心,点头应下,吩咐各处打起精神,戒备起来,晚上把船上鹰和狗都放出来巡视。

王益之喜静,在船舱房间里看书,没有上来。明远绕船转了一圈,还是决定下去找他。敲门进去,直接请教,“王兄能否赐教,桓奇谢奇这两位将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今日天下兵马,七分在谢、三分在桓,都是一发而动天下的人物,以明远身份,距离他们太过遥远,王益之就不同了。

王益之愣了一下,认真想了想,回答他道,“我比较熟悉谢叔叔,他允文允武,风流倜傥,冠绝京华,既懂诗文,又通俗务,绝不是以家世自居的‘清流’,人又极亲和,是我们一众小辈第一仰慕的人物。桓奇将军我只见过几次,据说棋在七品、武在七品、诗在七品,世称桓七品,东西二奇能够齐名,并称南楚双壁,想必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是……”

“但是什么?”

“但我每次见他,总感觉有些阴鸷孤冷,见到他我就觉得冷,小时候心里害怕,不敢与他对视,祖父说,狼子野心,不可小觑。”

明远点点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这个人,就觉得不安。

“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提前了解一下此战重要人物。”明远叮嘱他,“晚上睡觉警醒些。”

“怎么了?有事?”

“以防万一,毕竟在桓家地界……还是小心些。”

“不至于吧?他敢对我们动手,就是与天下人为敌。”

“我只是说,以防万一,提高警惕。”

明远各处巡视叮嘱了一圈才回房去,顺便拿了一把江大奎做的木槌防身。他与明烨一间舱房,晚上睡觉时明烨还没回来,不知道哄女孩子哄到哪里去了。

睡到半夜,明远突然在梦中听到什么声音,倏然坐起。

用力去听,又好像没有。

正疑惑准备重新躺下,甲板上的狗突然狂吠起来。

翻身跪坐拔出床头长剑,又听见隐约有人说话声,张九让?

“你也想喝呀,不可以哦,你要守甲板,不能喝醉,好狗狗。”

明远松了一口气,复又滚倒。

第二天明远挂着两个黑眼圈出来,恰好王益之也打开舱门,也是山海经中的猫熊一般,江小江他们已经在甲板上吹风,看见这两位不禁大笑起来,“何至于此?跟你说了没事的,谁敢觊觎我们大江帮的船。”

明远不敢松懈,仍是日日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