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讼(1 / 2)

长似少年游 周六 2126 字 1个月前

陈博说有三份诉状,人人心中不解,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怎么个道道。回到府衙大堂,已有两个人在那候着,一位是下手无情的山阳县令郑广义,一位是明家的当家人明澜。刘威等人心中惊疑,面上却丝毫不露,相互见礼。跟在陈博身后的文士上前与明澜见礼,听他们称呼,众人才知道这竟然是明家族学里的先生,刘威不禁皱眉,明家为何主动搅进此事之中,但看明澜也有神色疑惑,一时分辨不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陈博已经端坐主位,下人端了几个北边传来的坐墩,请刘威诸位坐在下手两侧,最令人不解的是,那个族学里的先生竟然位列第一,坐在明澜上手。

陈博微微一笑,介绍道:“想来诸位可能不识,本官也是刚刚才知道,二十年前名动天下的临川公子侯东亮,竟然鹤潜山林隐姓埋名在我郡中,教几个小学生,锐东兄好本事啊。”

堂下众人极为惊诧,本朝最重声名品次,他们都人到中年,侯婴的名字不记得,当年的“上品第一,临川公子”还能不记得吗?谁不知道那桩轶事,九品考评独占上上品的秘书郎风流一夜遁隐山林,没想到二十年后竟是眼前这个样子,也没有三头六臂啊。

“府君谬赞,现在早已是南塘渔父了。”

正站在堂上窃窃私语,衙役忽然唱道,“投状人到。”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洞开的门道上。

进来的竟然是个小孩子,手曳青衫,拾级而上,疾步行来。

是他。刘威哪能不认识,他花了一百两黄金打点,给长子弄来了的国子学名额,就被这小子生生搅和了去,虽说赵濮将金子原数退了回来,可他在乎的难道是财帛吗!看见他刘威面上平静,心里已经火冲三虚,牙根痒痒,恨不得将这乡下野种撕碎了。

“堂下何人,自报姓名。”陈博问道。刘威心中警惕起来,明家在坐,这显然是陈博提前布置,不知道想干什么。

“小人本郡泰安县县民明远,叩见府君。”

“这三份诉状,都是你投来的?”

“回府君,是小人所投。”

“三份都是?”

“都是。”

“你要状告何人啊?”

明远磕了个头,“小人第一状,状告本县刁民刘彪为报私仇寻衅滋事,打砸我村民房二十间,纵马踏伤家父,家父缠绵病榻至今不能起,村民为修补房屋卖儿鬻女以至家破人亡。”

刘威眉毛一立,就要反驳,陈博举手按了按,让他稍安勿躁,“第二状呢?”

“第二状,代同村人李狗儿、张柱子状告本县牙人张五,凌虐两小儿致死。”

“第三状,状告山阳县令郑广义,断案不公审判不明,明明是我家案子,至今不曾传唤我等上堂询问,反而任由刘家子胡乱攀扯广济寺旧案,以图混淆视听。”

一番话说下来,座下人人变色,就侯婴与陈博暗自欣慰。

陈博忽然疾声厉色,连连发问,“你今年才多大,读了几本书,一个童子,竟敢嚣然郡府大堂,你家尊长何在,要你出头!刘彪打砸民户二十家,也该由村中里老代为诉讼,你一个黄口小儿,能代表几个人!两家村民儿女被虐死,人家父母就在堂上,哪就由你代奏了?还敢指摘堂尊,以民告官,本官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陈博为官多年,今日乃是一方州牧,盛怒之下,气势非常,在座人人凛然,但跪在堂下的明远行礼下拜,却面不改色,从容应对,“府君息怒容禀。小人年十二岁,读书不过启蒙,然而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拜相,小人不过代理村中诉讼,有何不可?”

明远从怀中掏出薄薄一张纸,村房屋受损二十一户的证词及委托书,都愿意由小人代其诉讼。大人若不信,可以召他们上堂对峙。”

“至于第二状,李张两位阿叔就在堂上,请大人直接问问他们,是否愿意由小人代为陈奏。”

李狗儿张柱子两个长工也作为农户代表被兵丁拽回了公堂,一直跪在下头哆嗦,陈博眉头一挑,看向他俩,两个长工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官,都不知道他是干嘛的,平时打起架来高声大嗓门,现在却吓得哆嗦说不出话,陈博叹气,“李狗儿、张柱子?”

“在,在。”

“是你们的孩子被牙人张五打死了吗?”

“是!”他说的温和,两个汉子被勾出伤心事,忽然嚎啕起来,“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好了,先不要哭,那个小孩子,明远,你们认得吗?”

“远哥儿!认得!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