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全虽然疼爱敏敏,想法是不一样的。
在他心里,敏敏又不是去要饭,能去幼儿园的孩子,家里一般都是双职工,多好的家庭啊,别人都去了,也差不了。
里面孩子多,哪有什么可害怕的,再说他也不是一年半载见不到。
相比这些,多赚钱,要啥买啥不好吗?
就幼儿园这事,他要是没钱,敏敏也不能去上,怎么可能想接就接呢。
百合是宽容,可是他不能混吃等死,当初说好的,商贸有他的股份,做自己的生意都不上心,还指望啥。
在这事上,他不认可阮百合的观点,毕竟是女人,再有能力,很多时候想法还是太细腻了。
有钱才有底气,没钱的时候,哪怕天天抱着敏敏,饭都吃不上,她该害怕还是害怕呀。
他不想争辩,转移了话题,“我去看看仓库里的货,看看带点样品,去县里看看,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收购的产品。”
没有给阮百合说话的机会,转身就走了。
他的态度表明,为了做大做强,该忙工作就忙工作,不需要开后门,也不需要别的。
阮百合虽然有些无奈,也不会再提这些。
可能就是她想多了,现在的孩子,皮实着呢,好多都是大的带小的,父母忙于生计,哪有空管这些。
只是可怜敏敏,她被亲妈折腾过那一下子,紧接着就有了后妈,还不能回家,怕被人挑唆,心理状态不佳。
既然洪全有这个底气,她要是再说,那就是多管闲事了。
洪全能力无疑是出色的,他虽没有多少经验,可他自己做过生意,也跑过不少地方。
很快就拉起了商贸的队伍,甚至培训期间,一个月八块钱的工资,都有人愿意和他干。
店里也是连轴转地忙碌着,不断完善规则。
临江的春天果然没来,只得了几日的微风,就火速蹦进了夏天。
农历四月中旬天,临江的街头,怪异得令人惊叹。
穿棉袄的,穿短袖的,穿卫衣的,穿工装衬衫的,好像一下子拥有了三个季节。
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店里已经开除了两个小偷小摸的人,并且在附近买了一家院子,当做宿舍。
还有个名字,叫做幸福商贸员工宿舍。
没错,因为洪全找的人,要么是县里的,要么是乡下的,都没地方住。
和阮百合一合计,干脆给个住的地方,要是幸福杂货店的员工,没住的也可以去。
条件不太好,漏雨的屋顶,都是员工自己修的。
不过不要房租,一分钱不掏有地方住,谁也不挑这个。
阮百合也没吝啬,让王大甜家打了上下铺,也做了些放衣服的柜子,尽量帮大家改善住宿条件。
还琢磨着,回头把院子改改,目前是没有女同志住,要是有了,该分区还得分区,该加门也得加上。
由于张铁牛他们对路熟了,一个月能跑两次还有富余时间,一来就是三个车,她也就去了几次乌城,仓库里满满当当。
张铁牛他们也没去陈家住,不嫌宿舍简陋,这一次就在宿舍休息了。
阮百合都有些不好意思,人家还是吃香的司机呢,大老远来,也没好好招待。
反正都是熟人了,干脆发起了一次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