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听卖菜的黄姐说,她那片地方,一个月至少得给1800块钱呢。
占用她的地方,谁好意思?
人家都挺大方的了。
要是一年多几桩这样的生意,甜甜还用扒火车上学么。
阮百合还不知道她租金齁贵的事儿,传得人尽皆知了,疑惑的问道,“为啥?”
王嫂子把疑虑和她说了,末了好奇的问道,“这是真的吗?没生意至少得给1800,要是好,这钱还没个上数?”
“嗯,是的。”阮百合点点头,“没事儿,你要是过意不去,也给我点佣金。比如一张椅子卖5块钱,给我五毛钱的提成。”
王嫂子迟疑了下,“那我们再商量商量,还没做过这样的呢。”
怕浪费了木材,都是有人订做才会动工。
很多人家来打点家具,都是自带木材的。
再说,屁股又不是金的,一张椅子卖五块钱,别人吃错药了才会买。
说是商量,其实就是委婉的拒绝了。
阮百合本意是想着,相逢即是缘,能帮一把算一把。
既然她不同意,也不可能多劝。
请她转告王大哥,让他有空的时候去一趟蔬菜公司,看看门能不能改一下。
又闲聊了几句,就提出了告辞。
王大甜刚把大块的木渣抬到屋里晾着,见她要走了,连忙问道,“陈婶娘,香香过完年开学的时候,应该要上学的吧?”
“嗯,当然了。”阮百合笑着点点头,“要是以后有空,也别拘着,可以到我家玩。”
王大甜看了一眼王嫂子,见她没反对的意思,这才甜甜的应了一声,“好。那之前我们说好的,过年的时候去东风桥玩,她还去吗?”
东风桥在这里和城里都是中距离,并不算远,是一条小水沟的。
据说很久很久之前有木桥,因此而得名。
这个地方虽然没桥了,冬天都没水流了,不过有块平整而大的坝子。
以前初一十五的时候,附近农家会偷摸带几个鸡蛋去卖钱,换点柴米油盐,后来打办的实在厉害,就没人去了。
不过,过年的时候,会有人拿骰子去摇,或者赌玉米子,算是新年里的赌窝。
尤其这几年,有了些人气。有的人偷摸带点自家做的吃食去卖,大过年的,打办的也没追,就更加热闹了。
别说孩子们,去年的时候,陈家一家人也去了。
阮百合也没犹豫,就替陈香应下了,“那就初一的时候,去东风桥见咯?”
王嫂子也点头,“那就初一的时候见。”
虽然忙碌贫穷,一到到头,总是要松快几天的。
阮百合再次谢绝留饭的邀请,火急火燎的跑去坐车,赶了最后一班车到医院,天已经黑得透透的了。
肚子饿得咕噜噜响,闻着味儿,找到靠近医院的那户人家。
早上来的时候,就看到他家卖烤地瓜,烤完了用报纸包了放在门口的桌子上。
付钱,还得隔着门。
阮百合把剩下的三个包圆了,扒开皮,啃着往医院里面走。
顾泽源看到她,就立刻扑了上来,眼泪汪汪的,“妈,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