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大娘琢磨了一下,搓着手问,“那棒子面粥,或者煮红薯可以吗?”
“当然可以。”阮百合笑着点头,“车上得有一千来人,大娘要是想去试试,不如叫上村里的人一起去。到时候,赚钱了,村里人也感激你,被救的人也感激你。”
大娘没有一口同意,“我们商量商量吧。”
倒是没有觉得阮百合骗她,因为又没什么好处。
那地方她知道的,当年修铁路的时候,她都结婚了,男人还去帮忙过,离得远着呢。
这么大的雪,要出粮食,还得顶着资本尾巴的帽子,这可不是小事。
阮百合话已经说尽了,至于她同不同意,或者车上的人能不能等到村民去卖食物,看天意。
她脱了鞋,脚都快成了馒头,窝在被子里捂一会儿,有了热气之后就钻心的痒。
至于手,早都快抠烂了。
过了会儿,门被敲响,听着应该是男主人的声音。
忙把鞋袜穿好,才说道,“请进。”
是个五六十岁的男人,有些驼背,眼里闪烁着精光,逐一询问了情况。
而阮百合,知无不言。
两人聊了半小时左右,他抽着烟斗同意了,“我马上去召集大家开会,有几家有马车的,还有骡子都拉上。但是,小同志,要是有人说我们搞资本尾巴,你可得给我们打证明啊。赚钱是一回事,我也是顺便救人的。”
“您放心吧。”阮百合连连保证,“没事儿,指不定啊,做这好事,能给村里带来好处呢。”
她这话的意思,就是希望要价别太过分,不然等别人度过难关,这可能就是仇。
交谈的过程中,她才得知,随便敲一家的门,居然还是村长家。
要是一般人家,也没这种威信,还得一拖再拖。
村长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捏着烟斗走了。
村长的速度很快,她是下午两点到的,下午四点的时候,装满红薯和粥的木桶,已经开始出去了。
听着声音,村长家的年轻人都跟着去了。
她也安心不少,希望大家能平安度过吧。
夜里,雪就停了。
但是大娘告诉她,现在也走不了,哪怕是走路到了镇子上,也没有去县城的车,至少得等雪化一些。
阮百合是真的急,车走不了,信肯定也到不了的。
“镇上有电话吗?能发电报也行。”
“有的,不过距离我们村十几里地。”
阮百合点点头,“能不能叫个妹妹陪我走一趟?我给她个零花钱。”
“大冬天的,窝在家里也没事儿,要什么钱。你把这疙瘩汤喝了,碗明天我再来拿。趁热喝,里头搁了鸡蛋,凉了就腥了。”
大娘说完,就出去了。
阮百合喝了汤,觉得暖融融的,就是家里不知道怎么样了,估计得着急死。
确实也是困倦,哪怕跳蚤欢实,都没能影响她睡到了天亮。
早上起床,迫不及待的拉着村长的十来岁的小闺女去镇上,见她穿着一双快磨破了的布鞋,都觉得于心不忍。
可惜进的货里,没有童鞋,不然就送她一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