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看报纸,属于二人少有的共同兴趣爱好。
马成功承包了造纸厂的新闻,多次上了头版头条。
二人又岂会看不到。
姜波反问道:“顾尘同志,莫非你想承包县罐头厂?”
“有机会我也想试试,我给野口公司供鱼,知道小日子需要什么样的罐头。”
顾尘没有把话说满,毕竟这不是小事。
先看看二人的意思。
都是大佬,他们的意思多少能反映一些当地干部的想法。
提及经常和野口公司打交道,顾尘了解小日子对于沙丁鱼罐头,对虾罐头,白姑鱼罐头的欢迎程度。
又说起如果有机会承包罐头厂,会首先引进新的机械厂设备。
按小日子的卫生标准改造车间,雇有经验的师傅担任技术员。
既能解决厂里工人的吃饭问题。
还能为国家创外汇。
“马成功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也是好样的。”
吴思源站在干部的角度,觉得顾尘的想法很有可行性。
能帮小日子弄二十吨沙丁鱼,能主动上交文物。
说明顾尘有能力,更有良心。
让这种人承包罐头厂,肯定能做更好。
姜波接话道:“既然马成功能承包国营企业,我看你这个个体户也行,你要是真有这个想法,我可以帮你向文化厅,水产局的领导提一提,他们都很重视有责任感,有能力的年轻人。”
顾尘内心狂喜。
姜波是未来的国家博物院院长,吴思源是国内外科第一刀。
享受特殊津贴的医学泰斗。
两位都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
他们的一句话,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
“谢谢姜馆长,谢谢吴院长。”
顾尘端起酒杯站起来,正色说道:“要是真能承包罐头厂,以后还得请二位多指点,多帮忙,有老同志指路,我才能走得更长远。”
一句老同志指路,听得二人眉开眼笑。
酒过三巡,顾尘又聊起了出口换汇的问题。
国家缺外汇,老百姓想过好日子。
出口对虾,沙丁鱼,白姑鱼,黄鱼,海参,老板鱼,这些能够换来高价值物资的商品,都是创汇的好路子。
丹城有丰富的沙丁鱼,对虾资源。
而小日子又爱吃沙丁鱼和对虾。
不和连城比港口,城市基础建设,多少家外资企业。
避开人家的强项,发挥自己优势。
姜波若有所思。
顾尘这人挺有意思。
说着生意,又讲起了兵法。
避人之长攻人之短,不打无准备之战。
身为历史专业高才生的姜波,突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
齐鲁相争。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紧紧地挨着,犹如连城和丹城。
在那个农业代表一切的年代,齐国境内多为碱地。
论起农耕条件,远远落后鲁国。
针对这个问题,齐国集中精力发展盐业。
开发盐碱地,养殖渔盐
将劣势转化为贸易优势。
看到二人脸上都有些疲倦,顾尘借口明天还要赶火车,提议有机会继续聚。
“顾尘同志,你很有商业头脑,以后肯定能做成大事。”
分手前,姜波留了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