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树上黄叶落尽,叶红樱的柿饼也做成了,
一个个红酥酥、黄霜霜的柿饼,上面挂着一层诱人的白霜。
一口咬下去,甜津津的。
柿饼层层叠叠地垒在两口大木缸里面。
叶红樱托人四处打听,哪里的销路好。
冬日的一天,丁松路过路崖村,带着丁柏到叶红樱家喝水。
看见叶红樱廊下挂满了各种干货,干蘑菇、干豆角、风干鸡、腊鱼,
丁松问道:“妹子,你家这么多干货,吃得完吗?”
叶红樱笑道:“这是我平常做的,都是本地的土产,
在黄山湖这里,卖不成钱,
丁大哥可知道哪里收这个?”
丁松道:“这个还真是难倒我了,收鸡鸭鱼的地方有,这些干菜、干果子,我还真不知道哪里收。”
丁柏扒拉完一碗糙米饭,含糊地说:“前日我在省城闲逛,看见那里的老街正在筹办一个年货交易会,占了整整一条街,什么样的品类都有,红樱姐可以去试试。”
叶红樱双眼一亮,问道:“你可问清年货会什么时候开始?”
丁柏挠了挠头道:“好像是冬至那天开始,要开一个星期。”
叶红樱进了屋,拿着炭笔在冬至那天画了个圈,还有七天,自己该准备准备了。
她得知丁松的车隔两日就会去一趟省城,特地拜托他在冬至前一日,帮她把货带到省城。
丁松说:“妹子,帮你把货带到省城容易,
但你要去省城卖货,还得要你们村里给你开介绍信才行,
不然,人家凭什么把摊位租给你!”
叶红樱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茬给忘掉了,
丁大哥,你放心,我一定拿到介绍信,再去省城。”
送走丁松兄弟,叶红樱就开始筹备去年货会的事。
她将所有的干菜分类,用草绳扎好,一斤一捆,在收进尼龙袋里。
加上秋天收的板栗、蘑菇,做好的柿饼,足足装了十来个大尼龙口袋。
她又去吴阿婆家,将吴阿婆的囤积的干货收来,称好重,一起放到廊下。
傍晚陈天明回家,看见廊下一溜大口袋,问道:“你把这些干货都收起来,要去哪里卖?”
叶红樱道:“丁大哥说冬至那日,省城有年货交易会,我想到省城去卖货。
城里人日日吃着那点供应菜,应该也喜欢咱这里的土菜。
我去试试水。”
陈天明道:“冬至那日我要开会,不能陪你去,你一个人能行吗?”
叶红樱道:“只要把货送到那里,应该没问题,
丁大哥说要去年货会,还得去村里开介绍信,
你自己做点吃的,我去村长家一趟。”
陈天明放下包,连忙说:“你别急,我跟你一块儿去。”
叶红樱已经爬上后面的山坡,边走边说道:“你累了一天,在家歇歇吧,我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好。”
陈天明看着她俏丽的身影消失在竹林中,苦笑了一声。
这个媳妇儿什么都好,就是太独立了,不太依赖自己。
叶红樱不管这么多,提着一篮柿饼,敲开了村长家的门。
大山打开门,高兴地说:“红樱嫂子,你来了,快进来。”
叶红樱笑道:“大山在家呀,四叔四婶在不在?”
付秋芳听见声音,从厨房里出来,笑道:“红樱啊,我跟你叔正在灌香肠,快过来帮把手。”
叶红樱将柿饼拿出来,放在灶台上,洗了手,坐在付秋芳的下首,用筷子将腌好的肉塞进大肠里。
付秋芳笑道:“你这孩子,来叔叔婶婶家玩,还带东西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