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第三枚时,她的眉头微微皱起,反复看了半天,才不确定地说:
"这枚崇祯通宝背面的纹饰很特别,像是后刻上去的。看工艺像是民国时期的,具体用途......
"
"是用来镇宅的。
"
我忍不住开口道:
"崇祯末年战乱多,民间有把钱币刻上八卦纹镇宅的习俗,这枚钱币的刻痕里有朱砂残留,应该是被道士开过光的。
"
唐雅一拍脑门,懊恼道:“对对对!我居然把这些事给忘了,阿城,还是你记性好啊。”
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眼里满是赞叹。
我笑的有些心虚,事实上,崇祯年间的事儿我也快忘得差不多了。
还是看到戒指展现出的面板信息后,我才突然想起来的。
李婆婆猛地抬起头,她那双浑浊的眼睛一个劲儿盯着我,片刻后,才开口道:“有点儿意思,小伙子你这话说的,就好像你刚从那个年代过来一样。”
我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解释着:“我平时没事就喜欢翻看些历史书,可能是代入感太强了吧……”
苏清颜小嘴微张,半天说不出话来。
因为这枚崇祯通宝的秘密,上次难了她得有大半天的时间,可我却不到一秒就将答案点破。
她莫名有种输了的感觉,这让她很不舒服。
李婆婆沉默了片刻,突然站起身对我们说:
"跟我来吧。
"
接着,她站起身,推开北屋的门,率先走了进去。
屋里比外面更昏暗,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和霉味。
正中央的八仙桌上摆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在风中摇曳。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纸页发黄,看起来颇有年代感。
"东西呢?
"
李婆婆坐在太师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
她的气势也在此刻陡然产生了变化,刚才的佝偻老妪的身影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神锐利如刀的大家闺秀。
唐雅赶紧打开皮包,将那本线装书直接摆在桌上。
李婆婆的眼神瞬间清澈了不少,她伸手摸索着线装书的封皮,像是连思绪都一并飘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妙,太妙了,这本子像是从来没翻开过一样,从里到外都透着股崭新。”
接着,她转过头,问唐雅:“这本子,到底是谁修的,怎么能修的这么好?”
唐雅也不含糊,直接把我推到了李婆婆面前,那意思不言而喻。
李婆婆上下打量了我一眼,接着开口问道:“小伙子,这本子你究竟是怎么修复的,能不能将其中的过程,和老身细细讲述一遍?”
我此时哪敢拒绝,思索片刻便说:
"就是常规的修复手法,先用温水软化纸浆,再用竹纤维一点点分离......
"
我简单解释了几句,隐去了万象之戒的事。
李婆婆听完,突然笑了起来,笑声沙哑,像是破旧的风箱:
"好,好一个常规手法!”
“小伙子,我问你,你觉得这些药方值多少钱?
"
"五百万。
"我据实以答。
"要是我出一千万呢?
"
李婆婆的话让我们三个都愣住了。
苏清颜更是跳了起来:
"李婆婆,您没开玩笑吧?一千万买几张方子?
"
李婆婆没理会她,只是定定地看着我:
"但我有个条件。
"
"什么条件?
"唐雅警惕地问道。
李婆婆站起身,走到墙角的柜子前,打开柜门。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个黑色的木盒,看起来沉甸甸的。
她将木盒抱出来,放在桌上,缓缓打开。
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放着一本线装古籍,封面已经残破不堪,上面用苍劲有力的瘦金体写着三个大字,回春录!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医书。
"
李婆婆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十年前被耗子啃了,找了无数修复师都束手无策。”
“如果你能把它修好,这些药方我出一千万买,另外再送你一箱我珍藏的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