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刘茂才分管组织工作,赵德海从一个区属企业的老总,破格提拔,直接当了国资委的一把手。”
“他们是老乡。”
“而且我收到一些线索,赵德海的儿子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专门给市里的国企做项目评估和融资顾问,生意好得不得了。”
林昭远笑了。
这不就齐活了么?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利益输送,盘根错节。
国资系统,这个藏污纳垢的钱袋子,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打蛇打七寸。
动国资委,就是动刘茂才的根基,也是敲打宋昌明。
“好。”
林昭远站起身。
“就从国资委开始。”
他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已经有了全盘计划。
“这潭水该搅动一下了。”
……
两天后,书记碰头会。
参加的只有林昭远、宋昌明等几位核心市委领导。
议题是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讨论了几个无关痛痒的人事调整后,林昭远突然话锋一转。
“同志们,国资系统的摊子大、问题多,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
“中央调研组也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我觉得现在国资委的班子,力量还是弱了点。”
“尤其是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上需要加强。”
宋昌明眼皮一跳。
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林昭远果然图穷匕见。
“我提议由青阳区区长张华同志,兼任市国资委党委第一书记。”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党委第一书记?
这是一个非常规的设置。
国资委已经有党委书记、有主任了,再设一个第一书记是什么意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是派一个监军过去!
宋昌明的内心,怒火翻腾。
张华是谁?
青阳区的区长,这次中央调研,他负责的农贸市场整治项目,被郑国鸿点了名表扬。
公认的林昭远的人。
把张华安插到国资委,就像一把尖刀,直接插进了赵德海和刘茂才的心脏。
他想反对。
理由呢?
反对加强党建?
反对重用被中央表扬的干部?
林昭远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他提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加强党的领导。
宋昌明看向刘茂才。
“我……没意见。”
他知道,反对也没用,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林昭远,这个年轻人,手段太老辣了。
人事任命很快通过。
消息传出,整个滨海官场都震动了。
谁都看得出来,林昭远要对国资系统动手了。
当晚,市委秘书长高育良敲开了林昭远办公室的门。
“林书记,有件事我觉得得跟您汇报一下。”
高育良以前是宋昌明的人,但墙头草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
“宋市长这几天晚上很忙。”
“前天见了城投的董事长,昨天见了港务集团的老总,今天下午在西郊的静心茶社,跟好几家市属国企的一把手坐了两个多小时。”
林昭远静静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
心里却是一片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