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突破口(2 / 2)

仕途青云梯 刘大官人 1165 字 1个月前

当年因为一个地产项目的设计问题,跟时任分管副市长的刘茂才在市长办公会上拍了桌子,之后就被彻底边缘化,在规划局坐了快十年的冷板凳。

林昭远这个时候提他,还想把他交流到住建局去?

住建局可是刘茂才的地盘,副局长马保国更是刘茂才的头号马仔。

把张建国这条鲶鱼扔进去,这是想干嘛?

钱莉莉脑子飞速旋转。

这是林昭远在试探我?

还是单纯的业务考量?

她不敢轻易表态。

“张建国同志确实是一位业务骨干就是……脾气直了点。”

钱莉莉话说得很有技巧,“住建局那边,刘市长一直抓得很紧,班子搭配也比较成熟。”

“突然调整会不会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连续性当然要考虑。”

林昭远笑了笑,“但优化干部结构,激发队伍活力同样重要。”

“我们不能让干事的人受委屈也不能让平庸的人占位置,对吧?”

“中央这次下来,看的不仅是项目更是我们干部的精气神。”

“把张建国这样的老黄牛放到更需要他的岗位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林昭远把话全都扣在“迎接中央调研”这个大帽子上。

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钱莉莉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她能说,不能动刘市长的人吗?

她能说,张建国去了会搅局吗?

不能。

“林书记考虑得深远。”

钱莉莉只能点头,“我先把您的设想做一个初步方案,回头在部长办公会上讨论一下,再向您和宋市长汇报。”

她把球踢了回去。

先内部讨论,再向主要领导汇报。

这是流程,也是缓冲。

林昭远的目的已经达到。

他要让某些人知道,他要动住建局了。

“好,那就辛苦莉莉部长了。”

林昭远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钱莉莉握住那只手,只觉得沉甸甸的。

滨海的天,要变了。

几天后,一份加急文件送到了市委办公厅。

中央调研组的初步行程安排。

宋昌明的秘书第一时间把文件送进了书记办公室。

宋昌明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看。

文件不长,但信息量巨大。

调研重点:重大项目落地情况、民生保障工程实施效果。

具体考察点:滨海半导体产业园意向选址、城东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宋昌明的脸色看不出变化。

他放下文件,对秘书说:“通知刘茂才副市长,庞建军书记还有发改委、住建局、环保局的一把手,半小时后到我这里开会。”

“是。”

秘书转身快步离开。

办公室的门关上。

宋昌明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

半导体产业园?

那还只是个停留在PPT上的意向。

几个月前他带队去南方考察,跟人家企业接触了一下,回来就包装成了“百亿级项目即将落地”的重大利好。

现在,中央要来看选址了?

城东污水处理厂?

那个厂几年前就因为设备老化,处理能力跟不上,经常偷排。

环保局报了几次升级改造的方案,都被他以“财政紧张”为由压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