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瞬间明白了。
“你是说……他会狗急跳墙?”
“没错。”
林昭远端起茶杯,目光投向窗外的夜色,“常委会上他已经公开向我宣战了。”
“现在他的一颗重要棋子还落在了我们手里。”
“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坐以待毙。”
“一个被逼到墙角的政法委书记会做出什么事来?”
林昭远没有说下去,但两人心里都清楚。
……
一夜之间,针对林昭远的匿名举报信就铺满了滨海市各个关键部门的案头,甚至还有几封直奔省里和更高层。
信的内容大同小异,措辞却极为狠毒。
“搞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上任伊始便大搞政治斗争,排挤老同志。”
“安插私人亲信,破坏滨海市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
“滥用职权,强行干预司法,为博取个人政治声名,不惜翻旧案、揭伤疤,置滨海形象于不顾!”
更恶劣的是夹杂在这些罪名中的人身攻击,含沙射影地暗示他私生活不检点利用不正当关系上位。
吴元勤拿着一沓复印件冲进办公室时,气得脸都青了。
“妈的!这帮孙子真下作!”
“什么脏水都敢泼!”
“林书记,这肯定是庞建军那伙人搞的鬼!”
“除了他们没别人!”
林昭远只是平静地拿起几张信纸,逐字逐句地看。
他的反应,却出乎吴元勤的意料。
“果然来了。”
“手段还是这么老套,但不得不承认很有效。”
吴元勤急了:“有效?”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污蔑!”
“我们得马上发文澄清,查!”
“必须把写信的人揪出来!”
“怎么查?”
林昭远反问,“匿名信满世界撒,你怎么知道是谁写的?”
“就算查到一两个小喽啰有用吗?”
“这只是他们的第一板斧——舆论战。”
“目的不是为了真的扳倒我而是为了给我泼脏水,让上面对我产生怀疑,让
就在这时,滨海市本地最大的网络论坛滨海在线上,一个帖子被迅速置顶—《新官上任三把火,烧掉的是政绩还是滨海的未来?深扒林书记翻旧案背后的真实目的!》
帖子内容和匿名信如出一辙,但语言更加煽动,更接地气。
紧接着,市委常委会上,林昭远提出的关于城西老工业区升级改造的初步方案。
被几位常委以各种理由,轻飘飘地搁置了。
整个过程,庞建军一言不发。
可谁都看得出来,那几个提出异议的常委,发言前都下意识地瞟了他一眼。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一张看不见的网。
会议结束后,林昭远主导的几项工作,仿佛同时踩中了刹车。
一个早就走完流程的民生工程项目招标,在最后关头被卡住。
一份酝酿已久的干部调整动议名单,到了组织部那里,得到的回复是部分同志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
所有事情都变得异常艰难。
……
吴元勤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
“完了,完了,他们这是要彻底架空您啊!”
“阳奉阴违,软刀子杀人!”
“这比公开对着干还难受!”
林昭远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沉默不语。
他知道,这是庞建军在向他展示他在滨海经营多年,那张盘根错节、无处不在的关系网。
庞建军就是要告诉他:在滨海,我们才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