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昌明和刘茂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终,提议以微弱优势通过。
林昭远放下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好,那就这么定了。”
“散会。”
……
夜色如墨。
市郊,一家不起眼的茶楼,二楼包厢。
林昭远亲自给对面的男人倒了一杯茶。
“高检,这么晚把你约出来辛苦了。”
男人四十多岁,国字脸,眉毛很浓,眼神锐利。
他就是滨海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高振。
高振端起茶杯,却没有喝。
“林书记客气了。”
“您找我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吴元勤在外面守着门,确保不会有任何人靠近。
林昭远也不绕圈子。
“高检,你在滨海政法系统干了多少年了?”
“二十二年。”
“那对滨海的反腐形势你怎么看?”
林昭远盯着他的眼睛。
高振沉默了。
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太敏感了。
怎么回答都是错。
林昭远靠在椅背上,缓缓开口:“去年三月,滨海港发生一起走私案涉案金额上亿,最后只抓了几个搬运工,主犯至今在逃。”
“对吗?”
高振的瞳孔猛地一缩。
“去年年底西城区发生一起恶性伤人案,几个二代当街把人打成重伤,案子到了检察院,却因为证据不足不予批捕。”
“对吗?”
“还有三年前的音美矿业非法采矿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时是你带队调查的吧?”
“后来为什么不了了之了?”
高振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额头上沁出了汗。
这些案子,都是他心里的刺。
每一个案子背后,都有一个他惹不起的名字。
“书记,您到底想说什么?”
林昭远没有回答,只是把自己的手机推了过去。
手机屏幕上,是一张照片。
照片里,政法委书记庞建军,正和音美矿业的老板在一张酒桌上推杯换盏。
高振的脸色彻底白了。
“这……这是……”
“这只是冰山一角。”
林昭远收回手机,“高检,滨海这潭水该清一清了。”
“有些事不是我们想躲就能躲过去的。”
“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我来滨海不是来养老的。”
“我需要一把尖刀,一把能撕开黑幕的尖刀。”
“检察院就是这把刀。”
高振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近二十岁的市委书记,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
良久,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终于开口。
“书记,您说得对。”
“有些事是该有个了断了。”
“您刚才提到的那几个案子,卷宗都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每一个案子,庞建观都亲自打过招呼。”
“院里还有几个信得过的老同志,我们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只要您一句话,我们随时可以把这些案子重新翻出来!”
“我们需要一个时机,一个能让他无法再伸手干预的时机!”
林昭远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第一个支点,找到了。
……
市长办公室。
宋昌明把一个名贵的青花瓷杯,狠狠砸在地上。
“砰!”
瓷片四溅。
“林昭远!欺人太甚!”
他气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常务副市长刘茂才站在一旁,脸色惨白,大气都不敢出。
城投集团的审计,就像一把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