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明倒台,临江市的领导班子出现了空缺。
而他作为这次事件中的功臣,又是省委书记点名表扬的好干部,再进一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会去哪里?
临江是本省的省会。
留在临江向省里发展?
还是……调去别的地方?
他回头,透过门上的玻璃,看向包间里的姜若云。
他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强烈的不舍。
他推门走了进去。
姜若云回过头,看到他,微微一笑。
“打完了?”
“嗯。”
“省里的电话?”
“……您怎么知道?”
林昭远有些意外。
姜若云没回答,只是看着他。
“猜到了。”
她从他刚才出去接电话的神情,从他回来时那复杂的表情,就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在体制内,很多事情,都有迹可循。
一场大的风暴过后,必然是论功行赏。
林昭远这次顶住了压力,立下了大功,组织上不可能没有表示。
而这种表示,往往就意味着,新的开始。
她早就料到了。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去吧。”
“无论到哪里,都要记得临江这段日子。”
……
第二天一早,林昭远准时出现在省委三号楼外。
201室的门是虚掩的。
林昭远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沉稳的声音传来。
他推门而入,房间里坐着两个人。
主位上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正是省委书记周正毅。
旁边稍年轻一些,戴着金边眼镜,神情严肃的,是组织部的王部长。
“赵书记,王部长。”
林昭远微微躬身,态度不卑不亢。
“昭远同志来了,坐。”
赵书记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王部长则推了推眼镜,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这就是那个在临江搅动风云,把周启明拉下马,还硬生生从无到有搞出个省级半导体项目的人?
看起来,比照片上更沉稳。
林昭远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小林啊别紧张。”
赵书记亲自给他倒了杯水,“今天叫你来没别的事,就是聊聊天。”
“这次临江的事你干得漂亮。”
“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还把省里最看重的半导体项目给拿下来并且搞得有声有色。”
“不简单啊!”
王部长也点了点头,补充道:“省委和中央对你在临江的表现,评价很高。”
“特别是半导体产业园这个项目,从立项到落地再到如今初具规模,你展现出的破解难题的非凡能力和政治担当,省里是看在眼里的。”
这是肯定。
是盖棺定论的功劳。
林昭远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这都是省委领导和市委姜书记指导有方,也是临江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
漂亮话,但也是真心话。
没有姜若云在上面顶着,他寸步难行。
赵书记笑了,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不骄不躁,沉得住气。
“昭远同志,滨海市的情况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林昭远的心猛地一沉。
滨海市。
邻近的直辖市,经济体量是临江的数倍,真正的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