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林昭远的关系网,林昭安他妈那边有个远房表叔。”
“叫林建国,也是江州师范大学88级的!”
“他们是同班同学!”
刘科长凑过去,死死盯着屏幕上那张黑白的毕业合影。
远房表叔的同学?
这算什么关系?
八竿子都打不着!
在龙国这个社会,谁还没几个同学、几个老乡?
但那个纪委的老油条,眼镜片后面却闪过一道精光。
“关系远近不重要。”
“重要的是关系这两个字出现了。”
“一个扶贫项目为什么偏偏是这家外地企业中标?”
“而不是本地的企业?”
“为什么老板恰好就是林昭远远房亲戚的同学?”
“这里面有没有猫腻?”
“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
冯渊的书房里,飘着淡淡的檀香。
他听完周启明的汇报,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牵强吗?”
“非常牵强。”
周启明实话实说,“几乎就是硬扯。”
“那就够了。”
冯渊淡淡地说,“纪委办案要的是线索,不是证据。”
“只要有了合理的怀疑就可以启动程序。”
“而一旦启动程序,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基本走到了尽头。”
他放下电话,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钢笔和几张特供的信纸。
写完,冯渊吹了吹墨迹,将报告装进一个牛皮纸袋。
拨了一个号码。
“老王啊,是我冯渊。”
“有个材料,是我个人对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不成熟思考,想请你斧正斧正。”
“我让司机给你送过去。”
……
省纪委书记钱立群的办公室里。
他已经把冯渊那份手写的报告,看了三遍。
冯渊……
这个已经退居二线,在各种协会挂着名誉头衔的老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远房表叔的同学?
这他妈也算线索?
这摆明了就是一封黑状,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但是,他不能将它扔进碎纸机。
第一,送报告的人是冯渊。
一个在省里盘根错节几十年的老领导,影响力犹在。
他亲自递来的东西,不能不当回事。
第二,报告里的人是林昭远。
一个现在红得发紫,从部委到省里都挂了号的政治新星。
查?
林昭远背后站着谁,他很清楚。
姜若云背后的人,不好惹。
更何况部委那边刚刚才把林昭远树为典型。
这时候动他,无异于公开打部委的脸。
不查?
冯渊能把报告递给他,就能递给别人。
万一这事被捅到更高层面或者被捅给对立派系,他钱立群就落下一个“压案不查”“搞圈子文化”的罪名。
许久,他终于拿起了桌上的红头铅笔,写下一行字。
“按程序初步核实,注意方式方法,务必保密。”
……
临江市,一家不对外营业的招待所二楼。
李宏伟,市招商局的一名副科长,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了。
他面前坐着两个男人。
桌上只有一个录音笔和一杯几乎没动过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