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远拿起那杯还烫手的茶,喝了一大口。
苦涩,但回甘。
他重新拿起笔,在文件上写下一行字:明日再赴省能源局。
……
林昭远的强硬和坚持,终于换来了回报。
半个月后,省电网公司的工程队进驻临江,开始为产业园进行线路勘探。
华清水务的投资协议也正式签订,一座亚洲顶级的超纯水厂宣布落户。
一块又一块硬骨头,被林昭远硬生生啃了下来。
这些消息,不仅让李京澄的团队彻底安了心,也传到了那些正在观望的企业巨头耳朵里。
中环硅业,国内半导体硅片领域的绝对龙头。
他们的董事会,已经为新生产基地的选址,开了三次会。
备选名单上,有s海,有s州,有h肥。
临江,原本排在最末尾,甚至只是一个陪跑的。
“临江的优势很明显。”
中环硅业的战略投资总监,在投影幕布前分析道,“土地成本几乎为零,税收政策是全国最优。”
“最关键的是李京澄的团队就在隔壁。”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未来在18英寸硅片的技术研发上能得到世界顶级的智力支持。”
“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一位副总裁皱眉:“但劣势同样致命。”
“产业链一片空白,物流成本高,配套人才奇缺。”
“而且水电这种基础保障真的能跟上吗?”
“别到时候厂建好了,三天两头停电。”
这正是所有人的顾虑。
“关于水电,我刚刚拿到临江方面发来的最新资料。”
投资总监按动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几份文件扫描件。
一份是省电网公司盖着红章的《关于保障临江半导体产业园双回路供电的专项工程批复》。
另一份是华清水务与临江市政府签订的《超纯水厂项目投资协议》。
“各位你们看清楚。”
“这不是规划而是已经落地的批文和合同。”
“林昭远市长在一个月内,办成了我们认为至少需要一年才能搞定的事。”
会议室里,一片惊叹。
这已经不是执行力强的问题了。
这简直是奇迹。
“他把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了正在进行。”
投资总监最后总结道,“我建议立刻派最高级别的考察团去临江。”
“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一个产业奇迹的诞生。”
一周后,中环硅业的董事长亲自带队,秘密抵达临江。
迎接他们的,不是盛大的欢迎仪式,而是一场由林昭远和李京澄共同主持的技术说明会。
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从光刻胶的本地化生产配套,到特殊气体的管道输送方案。
从技术工人的定向培养计划,到高管子女的入学安排。
林昭远把他们能想到的、甚至没想到的所有问题,都提前准备了不止一套解决方案。
中环董事长当场拍板。
“就定在临江。”
消息传出,整个行业为之震动。
如果说李京澄的回国是一面旗帜,那中环硅业的入驻,就是吹响了冲锋号。
一个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在临江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第一次现出了清晰的轮廓。
产业园的奠基仪式,办得空前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