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远在京城的电话(1 / 2)

仕途青云梯 刘大官人 1200 字 1个月前

他虽然退休了,但他的影响力通过这些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渗透到了省内政、商、学各个领域。

林昭远又在网上搜出了几篇冯渊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著作。

这个人学识渊博,思维缜密对政策和规则的理解远超常人。

更可怕的是他不仅懂规则,还擅长利用规则的漏洞和人心的弱点。

周启明在他面前恐怕只是个提线木偶,一个在前台冲锋陷阵的棋子。

真正的对手是这个藏在幕后,被称为“老师”的冯渊。

怪不得之前的反击都像打在棉花上。

因为自己一直在跟木偶较劲,却没看到背后那个操纵丝线的人。

林昭远拿起电话,拨通了姜若云办公室的号码。

“姜书记,有重要情况需要当面向您汇报。”

……

市委书记办公室。

姜若云听完林昭远的汇报,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一丝凝重。

“冯渊……”

“我听说过这个人。”

“圈子里都叫他冯老师.”

“都说他看问题看得深,手腕也高明。”

“但我没想到他的手会伸到临江还伸得这么长,这么深。”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见不合了。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有预谋的狙击。

冯渊这种级别的人物,他要的绝不仅仅是保住一个污染严重的化工厂。

他的目标,可能更大。

甚至,可能就是冲着她姜若云来的。

“他比周启明危险一百倍。”

“周启明是狼龇着牙你能看见。”

“冯渊是毒蛇藏在草丛里,你甚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咬你一口。”

“更麻烦的是,”

林昭远接话,“他所有的动作都在规则之内。”

“他只是提醒建议,你抓不到他任何直接的把柄。”

“想扳倒这种人比登天还难。”

“所以,”

姜若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我们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

“他想让我们知难而退,我们就偏要迎难而上。”

“他想把水搅浑,我们就用事实把这潭水重新澄清。”

“首要任务还是化工厂。”

“把秦教授那边彻底敲定,让技术改造的方案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只要项目启动所有的流言蜚语都会不攻自破。”

林昭远点头。

这是目前唯一的破局之法。

和冯渊玩阴的,自己现在还没那个资本。

只能走阳谋,用实打实的政绩,去碾压一切阴谋诡计。

两人刚刚达成共识,姜若云的手机就响了。

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微蹙,接了起来。

“秦教授您好。”

电话那头,秦正阳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爽朗。

姜若云的脸色,随着对方的话,一点点沉了下去。

挂掉电话,她看向林昭远。

“秦教授的团队今天去化工厂做了最后的实地考察。”

“他们对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给予了高度肯定。”

“但是他也委婉地提出来……”

“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支持,找不到一个可靠的、能够排除干扰的合作伙伴。”

“他们……也很难下定决心把几十年的心血都押在临江。”

秦正阳的话,说得很委婉。

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技术没问题,但你们临江的人有问题。

冯渊的提醒已经精准地传到了秦正阳的耳朵里。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