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在储能技术这一块,绿源环保公司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最符合我们临江实际需求的方案。
“这项技术也完全符合省里最新的产业发展指引精神……”
林昭远面无表情,手指在桌下轻轻敲着。
他心里想,开始了,直接就开始喂屎了。
这哪是介绍情况,这简直就是给专家组写标准答案。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张薇。
张薇的笔记本电脑开着,她的表情很专注,似乎根本没听马宏远在说什么,只是在看自己的东西。
马宏远讲了足足二十分钟,终于意犹未尽地坐下了。
周启明带头鼓掌。
“马宏远同志介绍得很全面嘛。”
“黄所长,各位专家你们看……”
他想直接把调子定下来。
“等等。”
林昭远开口了。
“既然是技术摸底,我觉得光听一家的介绍可能不太全面。”
“我们这边也准备了一些补充材料。”
“张薇同志你来说说。”
张薇合上电脑,站了起来。
“各位专家,刚才马主任介绍的液流电池技术,确实是一个技术方向。”
“但是我们认为,在选择具体技术路线时,不能只看先进性更要考虑性价比、技术成熟度和供应链安全。”
她没用PPT,直接开口说。
“目前主流的储能技术除了液流电池,还有磷酸铁锂电池。”
“我这里有两组数据。”
“第一成本。”
“以建设一个1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为例,采用目前市场上成熟的磷酸铁锂方案,初始投资大约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
“而采用液流电池方案,即使是国内最领先的企业报价也在3000万以上,几乎翻了一倍。”
“第二成熟度。”
“磷酸铁锂技术,我们国家已经是全球第一,产业链非常完整,从电芯到BMS系统,大量的供应商可以选择。”
“而液流电池,特别是核心的电堆和质子交换膜,国内能稳定量产的厂家屈指可数。”
“一旦选定基本上就被供应商深度绑定了。”
李伟在旁边,适时地递上一份打印好的资料,分发给各位专家。
“这是我们整理的两种技术路线的详细成本对比和供应链分析报告。”
张薇继续说:“我们的项目总资金盘子是有限的。”
“省里的扶持资金加上市里的配套,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上马一个听起来最牛的技术。”
“而是要建一个真正稳定、可靠、经济的储含能系统为我们临江未来的新能源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我们建议在项目招标时不应该限定具体的技术路线。”
“而是应该明确我们的需求指标,。”
“如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安全标准等等。”
“让市场上的所有合格供应商都来公平竞争。”
“谁的方案性价比高,谁的技术更成熟,我们就用谁的。”
她说完,鞠了一躬,坐下了。
周启明的脸,有点发青。
他没想到,林昭远手底下这个不起眼的女同志,业务能力这么扎实。
这他妈是掀桌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