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陈涛的声音戛然而止。
郑国涛挂断电话,将那部黑色的卫星电话重重地扣在红木书桌上。
安静。
码头安静得吓人。
这句话像一根钢针,扎进了郑国涛最敏感的神经。
他不是蠢货。
这种反常的平静,比警笛大作更让他心惊肉跳。
这不是没有警察,这是警察已经就位,在黑暗中张开了网,等着他的人一头撞进去!
马天放这个废物!
他留下的摊子,现在处处都是窟窿。
而临江市公安局,这个他曾经以为最稳固的堡垒,一夜之间变成了他看不透的黑箱。
他的人被抓,他的线被掐,他现在就是个瞎子、聋子。
不行。
绝对不行。
他必须把公安局重新抓回手里。
必须安插一个绝对听话的人,坐上局长的位子。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一下,又一下。
脑海里闪过几个人选,最终定格在一张脸上。
董成。
对,就是他。
郑国涛站起身,抓起西装外套,大步走出书房。
……
第二天上午,市委书记办公室。
姜若云正在批阅文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开了,郑国涛走了进来,脸上挂着一副公事公办的笑容。
“若云书记,没打扰你工作吧?”
姜若云放下笔,抬起头,目光平静。
“国涛市长,坐。”
郑国涛在她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
“是这样,关于公安局局长的人选问题,马天放同志出了这样的事,位置一直空着,影响稳定。”
“我考虑了一下,想跟书记你通个气。”
姜若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我看现任的董成同志,比较合适。”
郑国涛抛出了他的提议。
“董成同志在市公安局局工作多年,经侦支队长经验丰富,为人稳重。”
“让他来主持大局,能尽快稳定局面。”
姜若云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没有立刻回应。
董成?
这个名字她有印象。
一个业务能力平平,但极其善于迎合上意的老油条。
马天放还在的时候,董成就是他最忠实的执行者。
现在郑国涛把他推出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按惯例和资历,分管刑侦的张剑锋副局长似乎更合适一些吧?”
“张剑锋同志嫉恶如仇,办案能力在全市都是数一数二的。”
郑国涛脸上的笑容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不快。
“哎,若云书记说得对。”
“张剑锋同志是一把好手,是刑侦战线的尖刀!”
他先是赞同,随即话锋一转。
“但正因为他是一把尖刀,性格上嘛……有点刚过易折。”
“让他冲锋陷阵没问题,可要他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可能还需要再磨练磨练。”
“我们不能让一个将军,被繁琐的行政事务困住手脚,对不对?”
真是好一副为下属着想的嘴脸。
姜若云心里冷笑。
郑国涛看着姜若云,似乎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抛出了他的“交换条件”。
“我的想法是,让董成同志先顶上副局长的位置,稳住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