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2 / 2)

仕途青云梯 刘大官人 1317 字 1个月前

“这二百八十人里,已签订正式就业协议的,一百九十二人。”

“签订意向协议的,八十八人。”

“这是他们的薪资变化。”

“培训前,人均月收入为零。”

“培训后,已签约工人平均月薪,预计为四千五百元,最高可达七千元。”

“这是省专项资金的使用明细,每一笔,都用在了设备和工人补贴上,成本效益比,远超预期。”

发改局长紧张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手心都湿了。

郑国涛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没想到,林昭远他们竟然把数据做得这么扎实。

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冷哼一声。

“不错,数据听上去很热闹。”

“但苏县长,三百人里的一百九十二份合同,这就是你们的全部成果了?”

“为了这不到两百人,耗费了这么大的行政资源,值得吗?”

“剩下的九百人呢?他们怎么办?”

“靠你们这个小作坊一个个去谈吗?”

“我们这个省级平’,”他拍了拍桌上的方案,“可以一天之内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林昭远抬起眼,终于开口了。

“郑市长数据是冰冷的,但人是温暖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我想请一位老工人,来讲讲他的故事。”

“或许他的故事,比任何数据和方案都更有说服力。”

不等郑国涛反对,他便朝会议室门口喊了一声。

“王师傅,请您进来吧。”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王建国走了进来,身形有些佝偻,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外套,袖口磨损得起了毛边。

他的手很大,指节粗壮,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黑色油污。

面对着一屋子西装革履的领导,他显得局促不安,双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下意识地在裤子上蹭了蹭。

“各,各位领导好……”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位市里的干部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郑国涛旁边的赵立仁,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搞什么名堂?

让一个工人上来说话?

简直是胡闹!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我……我原来是钢厂的老工人干了二十八年。”

“厂子一倒天就塌了。”

“一个月几百块的下岗工资连给娃买本书都得掂量半天。”

“老婆天天跟我吵,说我没用是个废物……我……”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眼圈瞬间就红了。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刚才还带着轻视神情的几个干部,此刻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那段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天天去劳务市场蹲着,跟二十岁的小年轻抢活儿干,人家嫌你年纪大手脚慢。”

“回到家看到老婆孩子的脸,我……我真想从楼上跳下去……”

“后来林书记找到了我们,说县里要搞免费培训学数控机床。”

“我当时不信哪有这么好的事?”

“都什么年代了谁还要我们这些老家伙?”

“可我还是去了。”

“第一天摸电脑我连开机键都找不到。”

“那些图纸跟天书一样,看得我眼花。”

“老师傅教我编程,一串代码我背了一宿第二天忘得一干二净。”

“我当时就觉得,我真是个废物学不会了……”

“可我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