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职校的实训车间里。
吴元勤找到了王建国,把他拉到一旁。
“老王,有个任务交给你。”
当听说要在市长和全市领导面前发言时,王建国这个在炼钢炉前干了三十年都没怕过的汉子,脸一下子白了。
“我……我不行啊吴主任,我……我嘴笨,我一见大领导就……就哆嗦……”
“哆嗦怕什么!”
吴元勤瞪着眼,“就让你说实话!”
“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在众人的鼓励下,王建国被推到了一个临时搭起来的台子上。
他清了清嗓子,面对着台下几十个工友,开始了第一次练习。
“我……我叫王建国,在……在钢厂干了三十年……”
“以前……以前厂子倒了,我以为……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蛋了……”
“天天在家里喝酒,老婆孩子看见我都躲着走……”
说到这里,他的眼圈红了。
“现在……现在不一样了!”
“林书记,姜县长,他们没忘了我们!”
“我……我会用电脑,会开这个……数控机床了!”
他指着身后的机器,声音不自觉地大了起来。
“下个月……下个月我就要去新厂上班了!”
“人家说了,保底四千!”
“干得好,还能拿奖金!”
“比……比原来高多了!”
台下,不知是谁先起的头,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然后越来越响,越来越热烈。
……
夜深了。
林昭远还在办公室里,审阅着苏航连夜赶出来的汇报材料初稿,和沙言剪辑的短片样片。
他看得极细,不时拿起红笔,在上面做出修改。
“这里,数据要更突出对比性。”
“这个镜头工人的表情很好,但光线太暗了要调亮一点。”
“汇报的重点,要更突出人和希望,而不是冷冰冰的投入产出比。”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姜若云。
“昭远,准备得怎么样了?”
姜若云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冷静。
“还在最后完善。”
“我刚得到消息。”
姜若云的语气严肃了几分,“郑国涛那边,动作不小。”
“省里那几个所谓的人力资源整合平台,他已经联系了,估计是想在会上拿出一套方案,釜底抽薪。”
“另外,天鸿置业的人也开始在江口活动了。”
林昭远的心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
“谢谢书记提醒。”
“我们这边,还是按原计划推进。”
“工人和合同,是我们的底气。”
“他搞他的精英优化,我们讲我们的底层生存和草根未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带着一丝赞许。
“嗯,沉住气。”
“省委的周部长那边,也一直关注着江口的情况。”
姜若云的声音顿了顿,变得格外郑重,“记住推进会上,无论对方说什么,抛出什么花里胡哨的方案,你就抓住一点:江口县工人转型项目,是在省委试点工作的大框架下,进行的解决历史遗留包袱,保障社会民生稳定的一次成功实践。”
“这是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