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沈九娘最大的本事就是侍弄庄稼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她没有做生意的志向,银子多了,对于她来说只是一堆数字,让她花银子还行,若是让她商战,还是算了吧。
她懂的这些经营理念,不过是前世各种商业精英培训那里学来的知识罢了,让唐浩然运用一番,对付这些古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沈九娘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将近日落时分,小多和沈天孩子心性,终于不用去书院了,到家就直接去找平时的伙伴们玩儿。
沈九娘则是和顾大郎一起去了里长家。
“里长大人,您在吗?”
沈九娘推开里长家的大门,里长媳妇正在院子里头洗菜,“呦,大郎跟九娘来了啊,你叔在屋里呢,快进来。”
里长媳妇起身,将手往自己身前的围裙上擦了擦。
“哎,婶子,您别忙活了,我就是找里长大人有点儿事儿。”
“是九娘吧。”里长听到动静,迎了出来,“快进来。”
二人到堂屋坐下,里长媳妇端来两杯茶水,“来喝点茶。”
里长媳妇笑的脸上跟花似的,对沈九娘更是客客气气,要知道以前家里来了客人,能沏杯红糖水就相当不错,哪里有茶叶这种精致玩意儿,还是托了沈九娘的福,买了山,又给大家提供干活儿的机会,这才让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
“婶子,您歇会儿,别忙了,又没有外人。”沈九娘说着话却也不客气的捧起茶杯。
“九娘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啊?”里长问。
顾大郎接过话,“里长大人,是这样的,我和九娘商量了一番,想在村里建个书院,让孩子们读书。”
“啥?”里长大人震惊,就连里长媳妇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这...这是真的吗?”里长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真的要开书院?”他难以置信。
“是的。”顾大郎说,“我想在咱们村子里建一个书院,到时候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可以读书,学的好的,可以考取功名,学不好的,也能识文断字,将来做什么也都方便很多。”
“好,好,好,这是天大的好事啊。”里长连说了三个好字。
“只是,不知道你们准备把束脩定在什么价位?要知道村子里也就今年有你们家帮衬着,这才好过了些,若是太贵,怕是去的孩子也不会太多。”里长思索着。
顾大郎解释,“里长大人,这个您就放心吧,只要符合要求,不是那种调皮捣蛋影响别人的孩子,只要是咱们村子的孩子,我们都会免费。当然,笔墨纸砚是需要自理的,然后左近村子的孩子我们才会照常收取束脩。”
“免..免,免费?”里长的嘴巴几乎能放进一颗鸡蛋。
“不错,我也是这样决定的,毕竟,我们就是发了财,也不能忘了咱们乡亲们的帮衬,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都识字,将来才会有发展,对不?”沈九娘肯定的回答。
里长惊叹,“你这简直是做慈善啊,你放心,乡亲们肯定都会记着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