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少女还是和少年分别了(2 / 2)

食人花婆婆樱樱离开的时候,大晚上,儿子戎楼哭了一阵,她找到儿子,询问原因。

儿子告诉她,不是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而是他很羡慕,樱樱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

一个已经“在路上”的人,和一个还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在路上”的人。

总是前者要幸福得多。

绵绵作为孩子们的母亲,对于他们那些意义非凡的话题,也总是有共同的想法。

所以她这样安慰。

“一个知道自己该去找路的人,总比一个知道自己该去找路却无能为力的人要好得多。”绵绵拿自己来分析。

戎楼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学校里,连续考试一百分,聪慧机灵到极点的戎楼,终于在某一天,背着书包,走到了她的跟前,看着她的脸,满眼悲伤地说。

“妈妈,也许我该离开你了。”

绵绵站在台阶上,沉思了下,像是有些了解地看着儿子:“你是打算去寻找你的路了么?”

“嗯。”戎楼优秀地不像话,这是学校们对他的一致看法。

为此,绵绵也不阻拦自己儿子戎楼寻找别的路。

人生的路,他是适合的。可以退。

她笑了笑,看着对方的脸,乐呵呵地,这一笑,儿子戎楼的心底像是点亮了一盏灯,一盏明亮的直达内心深处的灯:“好,那你是想做人,还是做仙人掌啊?”

戎楼回转身,他的身高比以前高了很多,约莫是太阳光的原因。

此事也成为了老师们好奇的理由。

一个正常的孩子,发育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大概也是感觉到了自己跟周围孩子的不正常,于是戎楼选择去找一条属于他的路。

没有压力,不会感觉到痛苦的路。

绵绵当时记得很清楚,那是三个月后。

在儿子离开的那一天,正在刮风。

好大的风,院子里的花被风吹得偏倒在一边。

那扇通向院子的门,左右摆动,像是为了迎接儿子的新生发出的声音。

绵绵站在门口,风吹起了她扎起来的辫子,耳边凌乱的发丝,在轻轻地晃动。

至于戎书,她身体状况不大好,长得没有哥哥那么快,加上有禹城陪着。

她对大自然的兴趣不高。

可惜,让绵绵始终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突然失去那一道光。

那一道可以陪伴着她不怀疑自己与众不同的光。

这是在寒假之后,禹城的母亲准备提前回国了。

她的身体状况不好,那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看着戎书说,时间不等人。

母亲需要去国外。

希望她能帮帮忙,说服禹城。

戎书回来的时候,身上的羽绒服外套丢下,就落寞地坐在沙发上。

绵绵把面条端上来,盯着女儿戎书的眼睛问:“书书,你今天状况不好。”

“妈妈,快放寒假了。”戎书说到的话题有些莫名其妙。

她嗯了一声,不打断女儿,让她说清楚。

戎书抬起头,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水珠萦绕。

女儿哭了。

“可是放寒假了,他就要走了。”

无疑,绵绵知道,在女儿的心里,这个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