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是我说错话了!”
老太妃笑呵呵地说道:“咱们家柳丫头,肯定是当正房的!”
“柳丫头,你可不要跟我老太婆计较!我年纪大了,记性都不好了……”
老太妃的态度很是随意,但是柳眉儿却不能跟她计较。
毕竟,柳眉儿还要靠定王府帮她。
“太妃娘娘,您这话说的,叫眉儿要羞愧死了。”
“若不是您照拂,眉儿如今还要在府里看人眼色,受人委屈呢。”
柳眉儿虽然心里难受,可是却还要强挤出来一个笑容。
世子夫人见了,心中更是觉得柳眉儿可当大用。
她笑着打圆场,对老太妃道:“您看看,这丫头多懂事?等她出阁的时候,您可要多给些嫁妆才行!”
老太妃笑着点头,道:“好,好,都听你的!”
就这么说着话,柳眉儿默默地给老太妃布菜。
老太妃又用了一块水晶糕,配上三四口清爽的小菜,就不再吃了。
一旁的丫鬟上前,要服侍老太妃漱口,柳眉儿就在旁边帮忙。
老太妃接过柳眉儿递过来的茶水,漱了漱口,用帕子按了按嘴角笑着道:“你就在我这里用晚膳吧!”
又对一旁的世子夫人说道:“你也坐,跟柳丫头一块吃点!”
“这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还天天来我这里服侍我吃饭,就在我这里吃了,免得回去饭菜都是冷的。”
世子夫人就拉着柳眉儿坐下。
老太妃就由着身边服侍的小丫鬟帮忙捶腿,一边还跟世子夫人和柳眉儿说着闲话。
“这快入冬了,天气越发不好,我昨儿仿佛听人说起,你们父亲又病了?”
老太妃说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唯一的儿子定王。
世子夫人连忙笑着放下筷子,说道:“祖母别担心,父亲那边,孙媳妇已经让人把丹丸都准备好了,不会有事的。”
“他都已经坐五望六的人了,还每天在府里花天酒地,身子早就被掏空了。”
“吃再多的丹丸,又有什么用?”
老太妃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又有几分后悔。
“当初,也是我太固执了,非要带他离宫开府定居。”
“否则,若是留在宫里,有皇上管束,说不定还能学些好的……”
“如今却是连我都管不住他了……”
老太妃当年在宫里虽然只是一个贵人,却因为当年给还是皇子的皇上说过好话,也护持过他一段时间,皇上就对她万分感激。
先帝去世的时候,太妃膝下的定王才三岁。
皇上登基,想的是加封她为贵太妃,让定王留在宫里长大。
那时,太妃听说有人撺掇别的皇子谋反,她担心定王会被有心人利用,为了保全自己跟儿子,太妃固执地要求带着年纪尚幼的定王出宫开府定居,皇上只能同意。
定王虽然从小没有了父亲,可是却有皇上那样的兄长,虽然辈分上是兄弟俩,年纪上却已经可以说是父子了。
加上那些年清扫了不少有异心的兄弟,皇上被大臣们多番劝诫,就对剩下的几个年纪小或者性子老实的兄弟很是宽待。
定王是因为太妃的缘故,格外受到皇上的宠爱,宫中给定王府的赏赐,都是翻几倍送出来的,也就养成了定王骄纵的性子。
老太妃说着,情绪也越发激动。
“这些年来,朝堂上,不知道多少人骂他,若不是看着我这个老太婆的脸面,皇上怎么会那么护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