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傅府。
王游拿着王瑶瑶寄给他的信,坐在书房里边看。
最近王瑶瑶搬回到王沟村之后,就很少给他寄信。
他每天都在盼着王瑶瑶的消息。
“爹爹,最近身体如何?重回朝堂可否适应?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一贯的没有书写风格,就像是随意写的一段话一样。
但这两句关怀之意,让王游读着读着就泪了目。
“爹爹,我开的糖铺子已经成交了第一单生意,是跟程记做的,程记知道吧,就是沁源县最大的糖铺子。”
王游激动着回答:“哎,知道知道,吾儿长大了。”
王瑶瑶自然听不到他的答复,但是王游还是忍不住的想要说出来。
“足足有一百两银子呢,不光我们,我还教咱们王沟村的人都学了做糖,这第一个订单,就是他们做出来的。大家都跟着我赚了不少银子呢。”
王游透过文字似乎看到了王瑶瑶的骄傲之意。
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女儿有多优秀,愿意劝说他当全村孩子的夫子。愿意把糖分给村民吃。
现在,她又带着全村百姓一起赚钱,这才是真正的心怀百姓。
跟他们整日里在朝堂上议论的是不一样的。
“爹爹,我娘,我妹妹身体怎么样?我婆婆最近身体挺不错的,每天帮我不少忙呢!”
“好了,不说了,注意身体,下次再说。”
了了几页纸,总觉纸短情长,王游是一遍一遍的看,总也看不够。
他的瑶瑶啊,出生的时候跟自己分离了三个月,后来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如今不知不觉又快三个月,每日里,他可是想念的紧啊。
家里缺银子的时候,她撑起家里重担,出去卖糖给大家加餐。
现在家里不缺钱了,他知道他不能把闺女劝回来,这是她想做的事,就跟他们科举一样执着。
于是,王游提笔回信:“瑶儿啊,爹也想你啊,家里都挺好的,什么时候有空了,就来京城看看爹……”
一样的家长里短,因为王瑶瑶说太正规的书信格式,太过板正,读着没有亲切感。
于是,王游立马换了风格,用最简单的言语说了最关切的话语。
跟王瑶瑶一起来信的,还有转交给王明旭的信。
外面罩着王瑶瑶留的信封,里面的内容是云儿给的。
王明旭在家里留了眼线,若有信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军营告诉他。
“爹,娘,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哪怕军营就在城郊,王明旭依旧不常回来,因为这里没有了他最想见的那个人儿,他回来也觉得没什么意思。
魏氏跑出来看着王明旭:“我的儿啊,长高了,也黑了,快让娘亲看看,在军营苦不苦啊。”
王明旭咧开大嘴哈哈一笑:“不苦不苦,娘,信呢?我大姐寄回来的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