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不容易。”
“姐,我也不同意。”
饭桌上剑拔弩张,魏氏难得的翻脸,跟大家的意见相悖。
王游做和事佬:“夫人,瑶瑶想做,就让她去做嘛,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王瑶瑶直视魏氏的眼睛,很是诚恳的说道:“娘,我真的想去做,想把我的红糖卖到更大的地方去,让更多的人用到红糖,她真的是很好的东西。”
昨晚上王瑶瑶彻夜未眠,她一直在想这件事情,如果像她之前这样一直围着周边的村里打转,能买的人群就太有限了,她一定要去更大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看到,买到,用到她的红糖。
于是,她就想到去县上卖,县里的人多,而且消费能力也有,也能让她的红糖卖更好的价格。
利用早饭时间,王瑶瑶向大家公布了这个消费,直接换来魏氏和王清羽的拒绝。
魏氏:“瑶瑶,我早就说过,卖糖需要糖引,之前咱们就围着周围卖,跟官府离得远,现在你跑到县城,就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卖糖,官府不许的。”
这个问题王瑶瑶已经想过了,:“爹,你之前不是跟太守去过书信吗?他怎么回话?”
王游避开视线:“刘太守还没有回信。”
哪里是没有回信,人家根本都没有看到这样的信,本地太守姓刘,。
刘太守曾跟王游是同窗,可那时候王游家穷,很多时候都书都是要带回去自己学的,因此在学堂的时间并不算多。
好在他聪明,考上状元后一飞冲天,就跟他的同窗们联系的更少了。
后来做了京官,这个刘太守当时只是一个小县令,他就给王游递上一封自荐信,希望能调到京城做官。
京官关系错综复杂,王游自己都还混不进去,怎么可能帮的上忙,不得不修书一封说明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顺便说了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帮忙。
巧就巧在,这封信被魏氏看到了,那时候他们刚新婚,王游在京城里没有什么朋友,魏氏就觉得能求上门的一定是好朋友,就想着能帮上忙就帮一下。
于是,她拿着信去找了她爹,她爹虽然有点能力,可当今天子也不是傻子,直接把一个县令越级提来做京官,这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就提了他做太守。
后来王游坐上太傅之后,这个刘太守时常仗着和王游的关系也在这里混的不错,眼看着就要提京官了。
王游被贬,他进京的事也是无望了。
都说“升米仇斗米恩”,刘太守这成也王游,败也王游,让他现在很是忌恨王游。
因此,他被贬之后,刘太守就跟他划清了界限,他到王沟村这么久,他连提都不提一句。
他身边的师爷也是个通透的,深知自家太守对王游的态度,直接当着送信人就把那封信给撕了,信上的内容,刘太守是一个字都没看到。
王瑶瑶知道人走茶凉的道理,因此她也不勉强。
只说:“爹,娘,我想要去卖红糖,我就堂堂正正的去卖,我要去拿到糖引,我要把我的糖做成一个品牌,做成一个标志,我要让天下各城各镇,都有我的红糖的身影,我要让天下女子都喝到我做的红糖。”
“可糖引那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
“那就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一番话说完,周围寂静无声,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能有此胸襟,能有此壮志。
严崇明拉拉王瑶瑶衣袖:“瑶瑶,我们没有那么多甘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