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贤妃的话,元章帝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倒是不知道,原来这端王府竟然是如此对待贤妃的。元章帝点了点头,淡淡的道,“朕知道了,你来安排就是。”又往前几步握了贤妃的手,叹道,“这么多年辛苦你了,怎么不来跟朕说说呢。”
自古君王多薄情,元章帝对世人摆出一副深情的模样。可是现在,还不是对元后的娘家,说满门抄斩就满门抄斩了。还是诛九族,杨府是彻底的从这世上消失了。
看着此时摆出如此姿态的元章帝,贤妃只觉得被握着的手都开始发毛。掩下眼底里那最后一抹的情绪,贤妃说道,“都是陛下您的孩子,哪有跟自家孩子计较的。”
元章帝冷哼了一声,“也就是你这么多年了,还是一如当初那么天真。你当他们是孩子,他们却是在背地里做着那些阴暗的勾当。”元章帝沉声说道,“就是现在……他还不死心……”
贤妃轻轻的叹了口气,“妾身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陛下您才是妾身最在意的人,您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元章帝的神情带着些感动,温和的说道,“等过些日子,这些糟心的事情都过去了。朕昭你父亲回来一趟,朕会亲自昭告天下,给阿云你一个交代的。”
室内沉寂一片,还是王公公先反应了过来,连忙笑着上前,“老奴就先恭喜贤妃娘娘了……不……过些日子就要改口叫皇后娘娘了。”
这么多年过来,贤妃在这宫里见过了如流水一般来来去去的宫妃。她也从当年年少无知的少女,变成了如今的心如止水。而如今终于是从元章帝的口中听到了这句话,贤妃捏紧了手里的帕子。却是有些说不上来,是个什么心情。
可是,她无比确信的是,帝王的深情她得不到了,也不想要了。而那个位置,必须是她赵从云的。
贤妃平复了一刻气息,笑着抬起头,眼底里渐渐有泪花泛出,“臣妾,谢陛下……”
京城自从进入盛夏以来,每日都是阳光高照。而端王府的上空却依旧是一片阴霾,太医院的院正带着太医院最好的几位太医,到了端王府的时候,端王府整个府邸都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
端王爷抱着已经昏迷了不知道多久的端王妃,一步也不愿意离开王府的大门。府内有丫鬟小厮侍卫们,乱哄哄的劝说声,哭泣声。大门外因为有禁军的隔离,百姓们轻易靠近不得,可还远处还是能看到又议论纷纷的人群匆匆低头而过。以往皇室的威严,在这一刻统统不见了。
太医院的院正陈大人看着这样的情形,连着身后跟着的几位太医,都是一片沉默。没有知道皇帝现在对端王府的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也没有人知道这已经被诛了九族的端王妃日后又会被如何对待。而现在,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沉默和吵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院正走到了端王府的门口,亮出了中宫的令牌。禁军们往旁边让开,几位太医就这样走进了以往趋之若鹭,而现在却又被避之不及的端王府的大门。
陈院正快步行到端王面前,行礼道,“王爷,此处实在是不宜看诊,不如现将王妃挪到内室吧。”
端王的脸色闪过一丝狰狞,这个时候,居然只是派了太医来。父皇呢……父皇为什么不宣他进宫。他见不到父皇要怎么解释,杨府的那些事情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父皇定然是被小人给蒙蔽了,他得进宫去解释才行。
有问题,这里面肯定有问题。端王沉声道,“谁派你们来的,是不是贤妃?你拿的是中宫的令牌,她一个妃子有什么资格用本王母后的令牌。都给本王滚,那个女人就是故意联合她们赵家陷害本王,本王绝对不会让你们靠近本王的妻儿一步。”
端王情绪如此激动,在陈院正的眼里,到像是有些不想让他们看诊一样。这种事情,最是让人头疼。若是端王妃此时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端王日后又无事……那么有事的就是他们几个了。
此时,陈院正倒是有些羡慕被贤妃娘娘点名留下的窦太医了。那窦太医一向是跟着贤妃的,以往他还曾看不起过。可是现在看来,他却是他们中最明智的那个人。
心里再纠结,这事情也得解决,无论如何也要先给这端王妃看诊了再说。想到这,陈院正沉吟一刻,低声道,“王爷,王妃这情形怕是耽误不得了。臣乃是陛下亲自点名过来的,陛下那边听说王妃出事,也是担忧的,不然也不会派了臣等过来。有什么事,不如等到看诊之后再说?”
陈院正话里有话,端王收起情绪往后扫了一眼,见果然都是父皇往日里宣的那些太医。并没有以往杨燕燕说的,奉了贤妃的令来给她请平安脉的窦太医。这才有些相信了,连忙面带凄凉的说道,“太医,求您一定救救本王的妻儿。本王不管他们杨府做了什么,本王的妻儿是无辜的啊……太医您救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