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权管家的面前,一边大口地喘着气一边断断续续地说道,“权管家,文章……有人给……给老爷……投递的文章……”
权管家一年严肃的接过了小厮手里的册子,可是那小厮却是并没有离去,而是一年笑容的看着他。按理,每当权管家摆出一张冷脸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早就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了。可是,此时,不只是小厮没有被权管家的冷脸吓到,连着门外都有人在明目张胆的探头探脑。
权管家一脸平淡的看了看那册子上的署名,永丰县周启生拜上。顿时也是一惊,又看了一遍,证明自己确实是没有看错。
厉声吩咐道,“都出去忙去,围在这里干什么。”
然后立马拿起手里的册子,往老爷的书房走去。小厮和众人们看着权管家离去的方向,顿时凑在了一起,“你看权管家,是往老爷书房里去了吧。”
“是啊,这会老爷正在书房里呢?”
“没想到啊,我们府里也有收到文章的这一天啊……”
“你看,权管家那步子是不是比往日快了些啊。”
“哈哈……我就说嘛,刚才还看他一脸淡定,没想到,也跟咱们一样激动啊。”
……
实在是不能怪权管家,而是这个名字。如果他没有记错,正是那日老爷跟林少爷一起称赞过的写出那首诗的人。
他们府里,因为老爷的放言,已经多年没有人学子们往这里投文章了。一是老爷本就身为主考官,要避嫌。二来,也是之前收到的不出色的文章太多了。
可是,他手里的这个……就不一样了。
能得了老爷跟林少爷都赞不绝口的,这也就不怪连他都跟着激动了起来。权管家握着的仿佛就像是已经看到了来年的状元的文章一样,一路小跑的到了苏大老爷的书房。
敲了敲门,“老爷,是老奴阿权。”
“进来。”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声音,权管家这才平复了一下呼吸,又理了理因为刚才一路小跑而有些凌乱的衣袍。
即便如此,权管家在进门的时候,也还是带了些心里平复未了的激动。
“老爷,有人跟您投了文章。”权管家躬身,将手中的册子双手低了过去。
苏尚书笔下一顿,愣了愣,问道,“哦?今年居然有人给我投文章了?这倒是稀奇,可有署名?”说着苏尚书就放下了手里的笔。
权管家一边将册子递了过去,一边说道,“回老爷的话,署名是永丰县,周启生。”
苏尚书一面听一面点头,此时,苏尚书已经是将册子接了过来,看到那署名也是一愣。苏尚书看着册子右下角的落款,刚劲有力的写着永丰县周启生拜上。就确定了,这正是当日他看到的那首《登山》的人写的。
当下,也不再犹豫,打开册子看了起来……屋子里顿时一片寂静。只用苏尚书偶尔翻页的声音,权管家立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苏尚书看完了一边,神情有些凝重,又从头看了第二遍。许久之后,这才放下了手里的册子,却是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在想着些什么。
权管家一直在注意着苏尚书的反应,看着苏尚书的神情,心里也有些微微担忧,难不成这文章并不出彩?
“老爷,可是这人的文章并不如当日的出色?”权管家出声问道。
苏尚书眼神复杂的盯着那册子又看了一眼,并没有回答权管家的问题,而是有些叹息的道,“这位学子,可有留下什么话?”
权管家闻言一怔,摇了摇头,“门房的小厮说,就是留下了这本册子就走了。”
“阿权,你让人去打听一下,这位叫周启生的学子住在哪?找到人了之后,就跟他说老夫要见他,请他来府里一趟。”苏尚书吩咐道。
“是,小人这就去安排。”权管家一拱手,然后转身出去了。
苏尚书又忍不住将那册子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