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无需证明(1 / 2)

孙夫人一脸清高地对着苏静言微微点头,带着些自得地说道,“妾身不才,于琴之一道,倒是有几分研究。今日这位楚姑娘,指法娴熟,且刚柔并济如行云流水。实属难得,与去年王妃所奏的《流水》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苏静言弯了弯嘴角。这位夫人,你也说是去年了。再者说了,于你们来说不过是去年,于她来说却是十载了。

正要说些什么,楚天媛插了进来。

“王妃,”楚天媛福了福身子,然后说道,“小女不才,听闻王妃琴艺无双,想请王妃赐教一二。”

楚天媛说完,还一脸谦虚的看着苏静言。苏静言笑了笑,却是有些扯开了话题,“楚姑娘习琴多久了?”

楚天媛就有些得意的说道,“小女八岁开始习琴。”

话音一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阵惊叹声。毕竟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那是真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才能领会的。有的时候你指法再熟练,都抵不过心境豁然开朗的那一刹那,而多少人可能倾其一生,都不会有了悟的那一刻。

而楚天媛今年不过十岁,却能有如此成就,当真难得。

孙夫人又微笑着点点头,赞赏了说道,“楚姑娘学琴不过短短两年,就能有如此技艺,了不起。“

苏静言看了楚天媛一眼,倒是有些惊讶。两年,她当年学了五年,娘亲才教她《流水》。

楚天媛的表情就更加得意了,看了眼不再说话的苏静言,摆出一脸的崇拜,“不知王妃觉得小女刚才弹奏的如何?”

苏静言笑了笑,依旧有些答非所问的说道,“楚姑娘,姿态很美。”

楚天媛忍不住有些皱眉,“难道小女的琴音都配不上让王妃点评几句的吗?再者说了弹琴不是最是讲究姿态仪式的吗?”

苏静言接着她的话说道,“不,恰恰相反,本王妃倒是觉得先人们传下来的这些仪式很有它的道理所在。不在意的不正是楚姑娘吗?”

苏静言话一说完,周围的人就想起了刚刚这位楚姑娘在弹琴之前的那一番,带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在座的习琴之人并不在少数,琴艺高超者更是比比皆是。大晟朝崇尚六艺,在座的又都是非权即贵。

一位穿着月牙白凤尾裙的姑娘突然出声道,“楚姑娘说,不讲究弹琴前的繁琐仪式,心中有琴,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带着琴意的。可是,怎么弹琴的时候,楚姑娘却是只注意仪态了呢?手腕抬得那么高,还瞧着兰花指,这要是我的师傅啊,早就一戒尺打上来了。难不成楚姑娘弹琴,只是为了好看不成?”

殊不知楚天媛刚刚的那一番言论,确实是为她吸引了不少注意,比如一向清高地孙夫人。但也,让在座许多遵循古法的习琴者难堪了许多,比如这位学士府的唐姑娘。

楚天媛刚刚的那首琴曲,右手的小拇指始终保持着向上翘起的姿势。只是大多数人听琴都是只听其声,因为弹琴之人的目光随时都是在左手上。一不会与人对视,跟谈不上会有什么姿势的变化。

而苏静言,恰恰是听出了那么点刻意的味道,这才在楚天媛抬头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谁知这一看不打紧,看的苏静言直勾起了嘴角。

楚天媛心虚了片刻,她学琴的时候,第一位师傅是个老古板,曾经也因为她的右手姿势而纠正过她无数次。也曾无数次的跟她说起弹琴讲究心平气和,摆那么多无谓的姿态做什么?

她就不信了,弹琴若不是为了好看,谁会忍受那十指如刀割般的痛苦去学琴。

楚天媛心里不服气,到底是被刚刚那位唐姑娘的话给刺激到了,只低了头道,“小女在宫中时曾听闻姑姑说起,王妃的琴音能绕梁三日,小女神往已久,不知今日能否有幸听王妃一曲?”

孙夫人似乎是因为刚刚对楚天媛的认可,被唐姑娘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揭穿,而有些面子上过不去。不知是出于何等心思,竟然也跟着撺掇道,“妾身,也是一年未曾听过王妃的琴了,今日倒是托了楚姑娘的福,又能一饱耳福了。”

众人的视线便都集中到了苏静言身上了。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同孙夫人和楚天媛一样,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苏静言若弹得好了,大家奉承几次,若是弹得不好,那可就要丢人了的。

且丢的可不仅仅只是苏静言一个人的脸,苏府、宫中贤妃、还有景王府……

苏静言早在主持这百花宴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是没想到,命运转了一个弯,却还是让她跟楚天媛对上了。

苏静言笑了笑,罢了,她也正好没打算放过这楚天媛不是吗?

那么,她又何惧?

苏静言心里翻转了无数的心思,面上仍旧不动声色地欣赏了一下楚天媛此时的表情,当真不愧是前世景王爷看上的女人啊。

只是……她怎么会让你楚天媛再如愿以偿呢?

苏静言想了想,然后抿着嘴说道,“王爷说了,不让我弹琴给外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