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春秋(2 / 2)

苏静言不紧不慢的回了神,不在意的道,“王爷放心,府里的事情,有管事们的协同,并没有什么特别为难的。”

景王看着苏静言笑了,说道,“那你每天都在做什么?若是无事也可以经常出去走走的。”

苏静言听景王突然这么说,心中一动。她如果可以出门?那是不是就可以再多做些事情了。她如今虽然是知道一些事情,可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就只能在这景王府的后宅之中。

所能做的也很是有限,若是真的可以出门?想到这苏静言问道,“王爷,妾身最近确实是想去妾身的嫁妆铺子上转转。也不知……妾身出门,会不会不大好?”

苏静言难得跟他提要求,且上次带她出门。她就说想去自己的嫁妆铺子,可是……却是因为那次惊吓,没有去成。如今苏静言又提起,景王哪里有不答应的。笑着回道,“当然可以,你若是出门,记得派个人跟向墨说一声,让他跟着。”想了想又说道,“若是本王在府里,本王就陪你去。”

苏静言有些失笑,斜睨了景王一眼,“哪里能耽误王爷的正事,我自己出门就好了。”

景王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让崔明德将带回来的画,拿进来给了苏静言。然后就一言不发的走了。

景王心事重重地回了沧澜院,又是在书房里坐到了半夜。

苏静言接了崔明德的画,也有些诧异,可是也没有多说什么。想着景王怕是在哪里得了名家的字画,这才顺手拿回来了。苏静言此时对看画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反而着急叫朱焦进来商议她出府的事情。

在景王府里忙活,都是别人的。可是她的嫁妆却是完完整整只属于她的东西,她以后想要做的那些事情,任何一件离了金银都是办不成的。她虽然不缺钱,可是真正要论可以花出去的钱,却是并没有多少的。

她必须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应付三年后的那场变动。

因此,苏静言将画递给了绿萝收着,连看都没有顾上看一眼。以至于后来,她知道这幅画居然就是她梦寐以求希望能看上一眼的《西山隐居图》时,简直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这些当然都是后话了……

有过了两日,苏静言终于是带着朱焦,以及在王府侍卫长向墨亲自带人的守卫下,出了门。这一次苏静言不只是去了上次没有去成的三味斋,还去了其他的两家经营笔墨的铺子。苏府是书香世家,做的生意自然也就清雅了许多。

可是如书局、笔墨这种铺子,能收支平衡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想要赚钱?那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苏静言翻着朱焦递过来的,这几家铺子的账本,眉头越皱越紧了。之前苏静言对这次出门有多期待,现下对这些账本就有多头疼。

朱焦跟在苏静言身边打理这些铺子这么久,自然对这几家铺子的经营情况心知肚明的,也因此不由得有些战战兢兢。

朱焦原本是跟在夫人身边打理这些铺子的人,苏府的老爷们,对金银之物一向不大上心。就算是做生意,也只是做这些风雅的生意。可是风雅的生意哪里是这么好做的,大夫人跟她经手这么多年,也只是将将流转了原先亏损的状况。

可是,虽然目前看来是有些盈利,除去掌柜和小二的工钱,所能剩下的真的不多。

苏静言看了许久,说道,“回去吧。”

苏静言明白,解决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她即使是有心改变,可也不是光靠她一个人就可以做成的。她得回去好好的想一想,以后再做打算。

苏静言此时所在的笔墨铺子,是她嫁妆里最不起眼的一家。就在学子们聚集的城西,这家铺子虽然小,可是就目前看起来,账目的盈利反而是最多的。

苏静言从楼上走下来,就看到许多年轻的学子们正在店里选购纸墨笔砚。苏静言停住脚步,顿了顿之后,就在楼梯的转角处观察。

苏静言看过账本以后知道,这铺子里卖的东西价格并不贵,都是些平常的物件。可是苏静言不过是看了一会,就发现买的人极多。来来往往竟是络绎不绝,几个伙计们都忙不过来。

观察了一会,苏静言就渐渐明白了。来年三月就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在外地的学子们多是选择提前一年进京。或是找不错的大儒们拜师学艺,或是投到不错的书院借读一段时间。

也会时不时的,出门跟一届的学子们讨论学问。这些远比在家乡,更能好好的增长见识。本来科举一路,到了最后考的就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东西了,而是一个人的见识程度。只有见识够了,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好的策论来。

而这些学子们,也并不是都是家里富足的人家,有很多都是一般家境出生。他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来年的那场考试。过了一跃龙门,从此人生际遇就会因此而改变。而一旦落榜,就又要再来三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