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扩张之路,第三家店与系统奖励(1 / 1)

'西城店开业初期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如同一份沉甸甸的实践报告,被何雨柱和核心团队迅速复盘、总结。这些用教训换来的经验,被立刻提炼成改进措施,应用到了紧锣密鼓筹备中的第三家分店——南城店的开拓过程中。

于莉在为新店选址时,不再仅仅盯着黄金地段和表面人流,而是更加审慎地评估物业本身的结构合理性、改造潜力,以及周边区域食材采购的便利性,力求从源头上减少后续运营的隐忧。在人员招聘和培训上,刘岚和马华也开始尝试更为有效的“老带新”模式,大胆地从已运营相对成熟的东城店和西城店,各抽调了一两名表现优秀的骨干服务员和踏实肯干的副厨,派遣到南城店作为种子核心。这些骨干带着“雨柱”已成型的服务标准和烹饪理念,去带动和培训当地招聘的新人,使得新店的团队组建和磨合效率显著提升,避免了西城店初期那种完全从零开始的混乱。

然而,随着第三家店的推进,快速扩张带来的最核心、也最致命的瓶颈,终于彻底浮出水面,并且以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摆在了何雨柱面前——那就是合格的中层管理人才极度短缺!

于莉作为运营核心,早已身兼数职,疲于奔命。她需要同时协调三家店日益复杂的物资采购、仓储配送,还要应对工商、税务、街道等各类外部关系,常常是刚处理完西城店的顾客投诉,南城店装修工地的电话又打了进来,恨不得有分身术。马华和刘岚作为技术骨干,管理单个后厨或前厅团队已显吃力,他们既要保证日常运营的稳定和质量,又要投入大量精力培训源源不断涌入的新人,根本无暇他顾,更谈不上具备统筹多店运营的视野和能力。而钱会计师、丁秋楠、冉秋叶则属于宝贵的专业领域人才,他们的专长在财务、品控和品牌文化,无法填补综合性的、尤其是需要强执行力的人员管理缺口。

南城店从选址谈判、装修监工、人员招聘培训到供应链对接,每一个环节都像一只贪婪的巨兽,吞噬着现有核心团队本已捉襟见肘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眼圈乌黑,声音沙哑,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疲态。何雨柱自己更是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又像是救火队长,每天驱车穿梭于三家店之间,哪里出现问题就扑向哪里,协调资源,解决突发状况,做出关键决策。他比任何人都更敏锐地意识到,缺乏一个承上启下、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层管理梯队,将成为“雨柱”这艘刚刚扬帆起航的小船,驶向更广阔海洋时最致命的短板和暗礁。

就在南城店筹备进入最紧张冲刺阶段、开业前夜各项准备工作千头万绪、何雨柱感到那根管理短板的刺痛最为尖锐的时刻,他脑海中,那仿佛能洞察他一切困境的系统提示音,如同天籁般准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已成功开设并实现‘雨柱饭庄’第三家门店(南城店)的初步稳定运营,区域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初步建立。主线任务【餐饮帝国的基石】已完成!”

“任务奖励开始发放:”

“1.经营管理知识灌输(中级):大量关于现代连锁经营体系构建(包括组织架构设计、权责划分)、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体系设计)、精细化财务控制(预算、成本、现金流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策略(市场定位、客户关系、促销活动)的系统化理论知识与经过验证的实践经验,正在整合并灌输至宿主脑海……”

“2.优质食材稳定供应渠道(已解锁并激活)**:系统已基于本位面规则,生成一家背景清晰、资质齐全的虚拟实体——‘绿色优品农产品合作社’。该合作社可长期、稳定、隐蔽地为宿主提供品质上乘、规格高度统一的核心基础食材(涵盖特级米面、非转基因食用油、定点屠宰检疫合格的优质肉禽、无公害蛋品、指定产区直供蔬菜等,详细品类清单、等级标准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采购参考价已更新至系统界面)。宿主可安排可靠人员,以合理的市场批发价格,通过正规商业流程向该合作社进行采购(所需资金需通过宿主合法经营渠道支付)。”

刹那间,何雨柱只觉得脑海中仿佛开启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海量的、结构清晰的知识流汹涌而入,却又井然有序地与他已有的实践经验快速融合、印证。许多之前困扰他、让他感到棘手的难题——比如如何搭建一个既能集中管控又能激发门店活力的组织架构,如何设计一套公平有效、能留住核心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方案,如何将那些琐碎的流程固化成可复制、可检查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如何更精准地把握不同区域顾客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此刻都如同拨云见日般,瞬间有了清晰的理论支撑和多种经过市场检验的解决方案思路!这感觉,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的人,突然被赐予了一幅精密详尽的导航地图和一本操作手册!

与此同时,那个一直困扰着他、制约菜品稳定性和成本控制的食材供应难题,也看到了彻底、完美解决的曙光!这个“绿色优品合作社”的出现,简直就是雪中送炭,釜底抽薪般地解决了最大的后顾之忧!

巨大的喜悦和强烈的信心瞬间充盈了何雨柱的全身。这系统奖励,来得太及时、太关键了!它不仅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为“雨柱”未来真正的腾飞,插上了最需要的那双翅膀!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深邃,一个清晰而庞大的管理体系改革和供应链优化方案,已经开始在他脑海中飞速成形。他知道,属于“雨柱”的又一个关键转折点,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