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臣,见过小主(2 / 2)

船舱不大,只摆着一张小几,两个蒲团。

月光从舱帘的缝隙里钻进来,更添清冷。

“小主——”

“世子——”

两人同时开口,又低低地笑了。

谢芜珩指尖顿在茶盏旁,推向云熙。

沉默了片刻,云熙开门见山:“世子可知政和县?”

谢芜珩一愣:“那里有问题?”

政和县他略有耳闻,那外城的水利工程,已经做了七八年了。

至于别的,倒也没听说过。

云熙又仔细回想了下,没记错的话,前世流民暴乱就是在政和县!

这里有一个即将完工的堤坝工程。

户部的人,也就是珍贵妃的母族。

贪了不少银子,导致工程大大缩水。

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当时收了银子的官员唯恐查到自己头上,便勾结早已屯好粮食的山匪们。

让他们教唆正受北方旱灾影响而食不果腹、无家可归的流民,成群结队涌向城外的护城河,挖河引水。

说是引水,其实是想让堤坝决口,好掩盖偷工减料的事。

前世,堤坝被挖通了,全国一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干得干死、涝得涝死。

真正的罪魁祸首仍然逍遥法外,而那些流民和山匪,全部被处死。

政和县也成为一座尸横遍野的死城。

云熙沉了沉心,道:“世子可愿信我一回?”

谢芜珩想也没想便点点头,又后知后觉地蹙起了眉。

他知道。

这样不好!

可又没有理由地想要全心相信对面这个女人。

是因为在军营中,她面对大将军的决绝吗?

是在自己府中,与昌平侯和韶贵妃对峙的冷静吗?

是她在殿中,引玉兔献福和犀利辩解吗?

还是她放下万两银票,想要那些营妓得以生存?

他压下心头的百转千回:“小主请说。”

“十日后政和县旱灾,当地官府勾结山匪,牟利作乱,教唆百姓,想让他们挖河引。”

谢芜珩越听越心惊,眼睛猛然一震。

旱灾、贪腐、官匪勾结。

还要拿流民当幌子。

这些事凑在一起,简直是要把政和县往死路上推。

他抬眼看向云熙,她眼里映着舱外的月光,没半分虚浮。

虽然交往不多,但他从阿双嘴里听过她的太多故事。

他知道面前之人并非莽撞之人,此事必定不是空穴来风。

他没有追问云熙为何知道。

至于事实是否如此,他自会查明。

“若真如小主所说,这件事当真是刻不容缓了。”

云熙见谢芜珩已然信了几分,便继续道:“可这事定然没人愿管。”云熙轻轻叹了口气,“天气渐凉,剿匪要派兵,赈灾要拨粮,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山匪有粮食,官府又帮着,谁愿去惹这身腥?”

她抬眼看向谢芜珩,语气里带了点明示,“但世子,您正需要这样一个契机。替圣上解忧,既显了忠心,又能避开朝堂的明枪暗箭。不是吗?”

谢芜珩心头一动。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朝堂上各方势力盯着,如今父丧在身,又交了兵权,只空有世子之名,却没实权。

若不抓住机会,迟早要被卷进纷争里。

他看向云熙:“若是百姓要遭难,我愿请命去政和县。”

话说得斩钉截铁。

云熙点点头,她就知道。

谢芜珩一点就透。

前世他就是因为没这样的契机,才困在朝堂的漩涡里。

最后被圈禁在府中,难展抱负。

这一世,她绝不会让他重蹈覆辙。

“那小主希望我做些什么?”谢芜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