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垫个几百、上千万,以鸿光建筑公司的体量,还可以承受。但济邹快速路一垫就是大几千万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总垫资很可能多达几个亿,一般的小工程公司根本就承受不了。
陈凡说:“业主没钱呗,我已经托内环高架的业主问了,看看能不能先给周瞳点儿进度款,说的明天就能给我答复。对了,柳卿,你也是开公司的,人也聪明,如果鸿光建筑公司真没钱的话,那会不会倒闭?”
“你这不废话吗?哪个公司没钱了,债务又多的话,都有可能破产倒闭。除非继续有资金支持,否则就很危险了。”
“问题就是,鸿光建筑公司现在已经贷不出来款了,也向别人借不出来钱了啊。”
何不凡倒是很乐意帮忙,但周瞳之前借他们公司的钱还没还上呢,现在的资金窟窿又那么大,何不凡再有能耐,估计公司也不会同意了。而且,这天大的恩情,周瞳实在是没办法还。
柳卿想了想说:“那没办法,如果没有钱,还不想破产的话,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什么办法?”
“被其他公司收购。”
第二天,住建局会议室,九点半才开始的会议,这才九点多,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
济安市大小混凝土搅拌站全都收到了通知,也全都派人来了。有的是搅拌站的站长,有的是试验室主任,还有的是老板亲自来。他们都对这个未知的改革充满了担忧。
在等待会议正式开始的期间,会议室里一直热闹非凡,大家已经开始提前讨论了起来。
有人说:“这个系统一上,对我们搅拌站的要求非常高啊。以后必须得用好材料了,成本肯定会上升,现在混凝土又卖不上高价,本来就不赚钱,还要提高质量?难道让我们喝西北风吗?”
有人反驳道:“冬天过去了,西北风都没得喝啦。”
“说得对啊……”
其实大家也都明白,要上这套系统的原因,就是因为济邹快速路出了事儿。虽然死了人,经济损失也很多,但他们还是觉得,住建局这次有些小题大做了。
这件事儿在济安市影响虽然不小,但大家骂一骂也就过去了。几个月之后,谁还能记得这件事儿?
搅拌站最主要的顾客就是施工方,结款也一般按周期来,但延后付款的情况相当普遍,他们资金压力其实也非常高。成本一增加,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售价就得跟着增加,施工方付款每次都一点儿一点儿挤牙膏似的,而且价格越高,账积累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想付。
这次,周晨也来参加会议了。他对这个系统也充满了担忧,但自己未来姐夫的工作,他又不得不支持。幸亏他的搅拌站有何不凡的工地撑着,坚持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交易方式,不然不等鸿光建筑公司先出事儿,他的汇源搅拌站,就已经倒了,毕竟每个月都要还银行的贷款。
会议开始时,钱德昌做了开场白,高屋建瓴地讲了监督系统的作用以及住建局的决心。肖万民做了补充,拿出一个个因混凝土不合格而导致的工程事故案例,说明了监管混凝土的质量的重要性。
肖万民说:“我知道你们其中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安装这个监管系统,但实际上对你们是有好处的。你们想想看,你们和施工单位合作,谁没有因为混凝土的问题而扯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