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西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他用钥匙打开了档案柜上的锁,从里面抱出一摞检测报告来,重重地往办公桌上一放,屁股还没坐下就开始翻找起来。
他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资料,那是王旭在做试验时的真实检测数据。
在做试验时,需要把检测数据及时、真实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上,这份表格就叫原始记录表,检测报告上的数据便来源于原始记录表。
李向西规定,如果检测的样品,合格的话,就直接出报告。不合格的话,需要把原始记录表给他,然后再按照他的要求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报告。
李向西现在查看的是三标段钢绞线的原始记录表,这些记录表李向西全都按样品批号、检测日期排好了顺序。当他看到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时,惊出一身冷汗。
三标段所使用的钢绞线,检测结果十分不均匀,抗拉强度需要在1860MPa以上才能合格,但有的钢绞线抗拉强度只有不到1000MPa,有的却能达到1900MPa,光从抗拉强度上来看,说明三标段所使用的钢绞线,良莠不齐。
除了抗拉强度,最大力伸长率也是重要的指标,要求大于等于3.5%,可有的钢绞线伸长率符合要求,有的就不符合。这表明钢绞线在受极限力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伸长率不够就断裂了。
李向西迅速查看了所有钢绞线的报告,他再一次计算了一下,不合格的约占30%。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每片箱梁需要的钢绞线多达数十根,按照概率论来说,就算这些钢绞线里有30%的不合格的,那也有70%的合格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才没把这事儿说出来。
而且,锚固钢绞线用的锚具和夹片,硬度也不够,在运输、吊装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发生钢绞线松脱的事故。
这些材料厂家,都是李向西找的。一般的钢绞线,天津的厂家比较著名,李向西虽然也是找的天津的厂家,但却是听也没听过的小厂家。
小的厂家本来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加上李向西要的提成太高,厂家利润太低,于是想到了好坏混发的方法降低成本。
鱼龙混杂的占比大约正如李向西所计算的比例,只是李向西忽略了一个问题。钢绞线到达工地都是成批成批地来,然后再摆放到预制厂里,在摆放的过程中,就又打乱了顺序。
这就极有可能造成,同一片梁中差的钢绞线的占比,不止30%。
李向西不再抱有侥幸心理,这起质量安全事故已经出了人命,市里势必会彻查下去。钢绞线已经拿去送检了,也一定会查出问题来。
到时候,肯定会找到他和厂家头上。
李向西想到两个方法,一个是打死都不承认有问题,就咬定抽检的时候钢绞线、锚具全都是合格的,但这样做的前提是三标段和驻地监理,大家都不说实话。
第二个,也是逼不得已之后才能走的路,那就是只能逃跑。
“咚咚咚……”
正在李向西神经高度紧绷的时候,突然有人在敲门。平时听着正常的敲门声,如今却像是晴天霹雳一样,叩击着李向西的心弦。
“谁?!”李向西双手抓住报告,紧张地问道。
“李主任,是我,我有事儿找你。”
听到是孙二盼的声音,李向西才稍微缓和下来,他赶紧又把检测记录锁进了柜子里。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不慌不忙地打开了门。
李向西阴沉着脸,“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