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只能这样为王旭辩解,心里却叫苦不迭。
算上内环高架断桩,两次出事儿都是因为他私自调班。
只不过上次是被动调,这次是主动调。
王治理看着值班表低头思索,良久才说:“看来我们自己对制度也不够重视啊。”
李向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陈凡,你怎么能犯这种错误呢?你让王旭去为什么不事先征得我的同意?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此话一出,陈凡简直就是哑巴吃黄连,这李向西真不愧是职场高手,几句话就把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关键是他未给陈凡留下任何反驳的缺口,他表现得苦口婆心,王治理从中感受到了他那爱之深、责之切的真挚情感。
陈凡没心情和李向西纠缠,再说当着王治理的面,陈凡就更不会“顶撞”李向西了。
自己也的确是有责任,这件事让陈凡醒悟。其实他们监理内部,也存在着问题。
之前他一直把监理的重心放在项目部上,放在工地上,放在试验检测工作上,甚至放在了搅拌站、检测公司上。唯独没想过他们监理内部的问题。
制定的制度虽然严,可没有什么有效的强制措施,让他们能完全按照制度走,导致执行起来又比较随意。工作行动都是想当然地走,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儿。
其实不光济邹快速路工程,全国工地都有类似的问题。
监理内部缺乏真实有效的监管,像这种需要现场检测的试验,也没有有效的监理措施。
这些都是出现质量事故,乃至安全事故的问题所在。
每年,国内工程项目中总会发生形形色色的事故,这不仅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失,更对民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监理监督检测系统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这件事很快就处理完毕。
消失的生命,在济邹快速路这块湖面上打起了一个水花,波纹荡漾之后,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陈凡继续跟着李向西去考察搅拌站,这一段时间,他们加快了搅拌站的考察速度,相信很快就能把全线所有的搅拌站全部考察完毕。
被考察的搅拌站,已经先后把各自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上报给总监办试验室,李向西也迅速安排了检测员开始了检测工作。
陈凡在考察搅拌站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系统建设的思想。
他想把济邹快速路项目作为一个试点,如果可行的话,接下来就可以继续推广。
然而,他的想法目前还只是理论,想要把理论变成实际,就必须征求一个人的同意。
周瞳这些天以来,除了配合总监办发起的全线安全检查工作以外,他们内部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对第三方检测公司的检测监督方案。
这套方案的诞生,凝聚了项目部上下所有部门的心血,不仅包含了检测内容,还包含了检测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周瞳把打印好已经盖章的方案,装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里,开着车驶向了总监办。
她要亲自把方案,交到王治理的手上。
这份方案最终会呈现给王瑞强看,想要过他那一关,就必须先经王治理的法眼。
进门时,周瞳看到陈凡也在王治理的办公室里。
陈凡站在办公桌前,转头看了她一眼,很快就把目光又投向了王治理。
王治理弓腰坐着,戴着一副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一份文件。
周瞳上前:“王总监,我把方案拿过来了。”
“哦,”王治理抬起头来,合上了手里的文件,“小陈,你先回去吧。关于这个整治方案,我会好好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