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张桃想错了,她真的低估了马老板对她的信心以及信任。
听到张桃这么说之后,马老板二话没说就去柜台里,把进货清单、售价、存货等一系列的账册都递到了张桃面前。
“张小姐你看,这是我现在店面所有的账目,你都可以查看,只要能让睿文书斋起死回生,就算是把书斋一半儿送给你,我都心甘情愿。”
马老板对书斋是有很深情感的,当年科举不中,是妻子用嫁妆钱帮他开起了这间书斋。这里承载了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更是一家人的美好回忆。
所以他不希望睿文书斋最后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如果有办法避免,马老板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他想为妻子留下这份嫁妆。
“谢谢马老板信任,睿文书斋的一半倒不至于,不过佣金是要付的,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根据书籍的单价按本付费,另一种是按照总销量的价格付费,你看你选哪一种?”
马老板对自己的信任让张桃很高兴,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对张桃来说是许久没有过的体验了。
现代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多半都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如果没有利益的牵扯,谁都不会去理会谁,更别说像马老板的这种信任了。
张桃不得不承认,古代人的思想确实比现代人简单了许多,生意做的也踏实可靠许多。
能够被陌生人如此信任,张桃觉得实在是太美好了,她似乎有些理解为什么现代那些有钱人愿意去做慈善,去帮助他人了,这种感觉简直不能再好了!
“好,那我就选按照总销量的价格付费吧。”
其实这两种付费方式在价格上并不会差很多,虽然张桃没有详细的跟马老板说,好歹马老板也是一个生意人,对这种事情也有基础的判断。
不过既然张桃给了自己的选择,那无论如何他总得选一个才是,而按照总销量的价格来付费,对于马老板来说算法简单,清晰明了。
两方合作的愉快,才会有下次合作。
他也想好了,如果张桃不能让睿文书斋起死回生,那这次给张桃付的佣金多少也没有多大差别。
若是张桃真的能让睿文书斋起死回生,那张桃就是睿文书斋的恩人。
这天大的恩情,已经不能用佣金的多少来衡量。
所以,马老板也没有必要去细算什么,生死存亡之际本就不应该计较的太多,太细。否则睿文书斋可能连这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马老板干脆利落的反应却是在张桃的意料之外,她以为马老板会仔细的考虑一下,毕竟这是睿文书斋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可能会赚钱的机会。
少付一点佣金,马老板自己就能多赚一点钱,如果真的关了睿文书斋,那每一点钱都会变得很重要。
不过张桃不得不承认,马老板这般干脆利落的态度,让自己对于马老板的合作增加了不少的信心,心里也觉得舒坦了很多。
就冲着马老板坦率的态度,自己也要尽最大可能帮睿文书斋起死回生,把马老板的那些存货卖出去,同时也要帮睿文书斋再创辉煌。
“好,那我先回去把这些资料熟悉了,然后我再来找您确定具体的营销方案和活动日期。”
自己这趟来没用多少时间,和马老板谈的也很痛快,张桃真希望她以后遇到的客户能都像马老板一样,那自己真的就要烧香拜佛感谢上苍了。
“没问题,那我就等张小姐的好消息了,我的睿文书斋就麻烦张小姐多多费心了。”
马老板一口一个张小姐,一口一个感谢,说的张桃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马老板别客气,以后您就跟徐天宇一样,叫我小桃就行。”
说到这个张桃也是真佩服徐天宇,由他牵线自己和马老板的合作,第一次见面他竟然没有来。看来徐天宇对这个乡试的确够看重,或者说心里也没有那么大的把握吧。
“那你也跟天宇一样,叫我马大哥就行,马老板也太客气了。”
马大哥?
这个称呼看不像是书斋的老板,不过张桃也没拒绝,这个称呼确实比马老板更容易拉近彼此的关系。
至少在这次合作结束之前,保持两个人的良好合作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桃和陈曦抱着一摞账册回到他们在南罗镇买的院子时,李承寿也刚刚从李家村回来。
看到张桃和陈曦拿的东西,十分不解,“小桃,你怎么把人家账册拿来了?你要买下睿文书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