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隐藏的吃人大佬(2 / 2)

坤宁宫正殿上一片安静,主位上正襟危坐的王皇后缓缓说道:“近来京中在流传一些谣言,听说还传进了后宫。今天把大家都叫来,就是想给你们提个醒儿:有些话不好乱说,有些未经查证的事也不要传。后宫是讲规矩的地方,谁坏了规矩,便要受到责罚;到时候闹出事情来,可别怪本宫不讲情面。”

说着,皇后叹了口气,一脸无奈。本应是气势万千、用于震慑众妃嫔的一番狠话,然而偏是从她嘴里说出来,语调虽说已是极为严厉了,听来却是绵软无力;尤其最后这一声叹息,顿时让人觉得重要性减半,甚至有些无足轻重。

但是,以皇后遇事向来只喜欢息事宁人、不爱惹事非的风格,聪明一听便能猜到:这番话大概是出自另一个人的授意——最近宫里闹得最凶的谣言正是针对秋嫔,就是关于上个月先帝突然间驾崩的猜测。

起初也只是在宫外,萧义诚随便点了那么一句,如今传进宫里来的时候,已经是有鼻子有眼:连秋嫔如何施巧计潜入先帝寝宫、如何下的毒、又如何骗过太医的,全都编得跟亲眼瞧见的一样了。

在座的众人当中,地位较高的嫔妃皆是自皇帝在东宫做太子时便就已经追随左右的,像是淑妃、德妃等人,对这件事的份量自是知道轻重——秋嫔虽说居于嫔位,却并不是个后宫里的普通女人。她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因此凤和宫在所有人眼中,俨然就是个阎罗殿,跟锦衣卫的诏狱并无分别。

别说秋嫔本尊,哪怕是平时遇到凤和宫出来办事的宫女,她们也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求生欲促使她们避免跟那个可怕的女人产生任何瓜葛。

吃过亏的自然就知道厉害——处于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规则当中,哪怕是连手中有金宝金册的皇后都对她客客气气的,宫里但凡有点脑子的明眼人也能猜到几分端倪,根本就不会去主动招惹这位天煞星。

除非,是个不知天高地厚、恰又十分得宠的新人,才会作死地传播这种谣言。

偌大的坤宁宫正殿里鸦雀无声,前排的几位妃嫔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落在最末那张空椅子上——那是给秋嫔留的位置。虽然回回后宫开例会都不见她人影,但皇后仍是执意要为她保留着那个座位。

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在那个座位边上临时又添了把椅子,独立于妃嫔的排位之外,尤为显眼。

这个特例是给一位当下最受宠的晴贵人安排的。她本名叫殷晴,原是东宫的一个普通侍女,仗着年轻有几分姿色,便靠着一股子聪明机灵劲儿搏得皇帝的欢心。如今已有六个月的身孕,被封为晴贵人住在张淑妃西配殿的暖香阁里。

依着后宫里的规矩,贵人的身份在坤宁宫里原是没有座位的,但王皇后见她月份大了多有不便,就心生怜惜,特许她在嫔位之后又加了张椅子,以示体恤。

然而皇后这一特殊照顾并没有让她心存感激,反倒是愈发猖狂起来:“皇后娘娘,各宫里头宫女太监那么多,平时串个闲话也是难免,谁知道哪一句会犯了那位娘娘的忌讳呢?”

按理说,今天这场合没她说话的份。不过皇后这人随和,自当太子妃的时候便不大计较这些,便惯得底下的小丫头们愈发无法无天了。而且,身为一宫主位的张淑妃本应是拦住她这话头加以训诫,但淑妃娘娘就跟那日在凤和宫外遇到关小朵时一样,依旧是习惯性地选择保持沉默。

新君登基不过才一个多月,等到八九月份头一批秀女选入宫中,在座的这些位妃嫔差不多都能再升一级成为后宫元老,而这晴贵人无论生下公主还是皇子,都能稳稳地封妃——到那时大家平起平坐,才是后宫争宠大戏真正开锣的时候呢。

于是,各宫主位的嫔妃都纷纷装聋作哑地喝茶看戏,看这新晋宠妃是能抢了皇后的风头、独霸六宫呢,还是出门就被秋嫔给灭了?

无论结局怎样,都挺好的。

见主位的娘娘们都不说话,晴贵人更加得意:

“嘴长在别人脸上,您能管住她们吃喝,却管不了她们说话不是?难不成我也要学外头办事的锦衣卫,身上揣个小本子,将那些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全记下来,然后上呈给皇后娘娘么?”

难不成,这嚣张的小丫头居然连锦衣卫跟秋嫔是什么关系都不知道?果然是无知之人最无畏,什么话都敢说啊。

其实这个谣言刚传进宫来的时候,只要是先前在东宫待过几年的宫女,大都知道是个忌讳,早早便叫身边人慎言不敢再提。

唯独这晴贵人资历尚浅,身边的宫女太监也都是内务府调配来的,皆是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了,个个都势力得很。他们只觉得晴贵人眼下最是得宠,又怀有身孕,将来定是飞黄腾达、大富大贵的命,万一生下个皇子,说不定还能破格封个皇贵妃!这会儿就恨不能将其他所有嫔妃都踩到脚下,却哪里知道东宫来的这些娘娘当中竟还有个隐藏的吃人大佬?

宫里的女人,就算不是千年的狐狸也早就是成了精的,心知这事若被秋嫔查起来定要出人命的,于是个个三缄其口,巴不得那傻妞再多说几句好把罪名坐实、把大家的黑锅全都承包下来才好呢!

正在这时,就见凤和宫的一位黑衣宫女上殿,规规矩矩地向众人行礼后,一双锐利的明眸缓缓转向晴贵人:

“晴贵人,秋嫔娘娘请您去一趟。”